[实用新型]一种铜圈卡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9607.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瞿沛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沛玟 |
主分类号: | C25D17/16 | 分类号: | C25D17/16;C25D7/04 |
代理公司: | 44251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438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段 铜圈 本实用新型 连接段 连接杆 挂臂 铜片 连接杆连接 安装间隙 工作效率 卡扣结构 人力成本 相对设置 电镀 滚筒 单片 叠插 装配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圈卡扣结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挂臂,挂臂包括第一固定段、连接段与第二固定段,第一固定段与连接杆连接,第二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段连接,第二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之间设有安装间隙,将本实用新型装配在铜圈上,能够将铜圈批量放置在滚筒内,无需单片放置,减少人力成本,节省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铜片相互叠插在一起造成变形,大大降低了铜片的电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圈电镀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铜圈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圈在进行电镀前需要人工将铜圈一片一片地放置在挂具上,耗费时间长,电镀成本高,而且铜圈在滚镀过程中容易交错叠插在一起,导致铜圈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铜圈相互叠插造成变形,降低电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铜圈卡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圈卡扣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挂臂,所述挂臂包括第一固定段、连接段与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段连接,第二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之间设有安装间隙。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挂臂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挂臂呈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段的一端向外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本实用新型装配在铜圈上,能够将铜圈批量放置在滚筒内,无需单片放置,减少人力成本,节省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铜片相互叠插在一起造成变形,大大降低了铜片的电镀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铜圈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杆;2.挂臂;21.第一固定段;22.连接段;23.第二固定段;3.铜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铜圈3卡扣结构,用于安装铜圈3,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挂臂2,所述连接杆1与挂臂2呈梯形状,有效提高固定铜圈3的稳定性,所述挂臂2呈U形结构是,所述挂臂2包括第一固定段21、连接段22与第二固定段23,所述第一固定段21与连接杆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23与第一固定段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段23与第一固定段21通过弧形连接段2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21与第二固定段23之间设有安装间隙,所述第二固定段23的一端向外弯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1与两个挂臂2一体成型。
将铜圈3卡入两个挂臂2的安装间隙,使铜圈3位置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铜圈3批量放置在滚筒内,无需单片放置,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由于铜圈3通过卡扣固定设在滚筒内,在滚镀过程中铜圈3的位置固定,能够避免多个铜圈3相互叠插,防止铜圈3变形,大大降低了电镀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沛玟,未经瞿沛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9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用银板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眼镜架加工用电镀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