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8974.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成;吴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致远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姜荣华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齿机 用工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固定块、限位板、驱动辊和固定件,利用电动推杆驱动推杆伸长从而推动限位板移动至与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接触,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进行挤压限位,通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设置的四个限位装置,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多处进行挤压限位,实现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的固定,保证了铣齿过程中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不会随意发生移动,保证了铣齿的效果,利用电动推杆驱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限位板与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分离,利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辊转动,从而驱动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转动,实现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内圈的连续铣齿,保证了铣齿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铣齿机对内齿圈工件内圈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内齿圈工件进行固定,现有的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一般从内齿圈工件内侧对工件进行固定,由于内圈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齿槽,从而影响内齿圈工件加工时固定的效果,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为圆形通孔,通孔内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共有四个,凹槽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辊和电机,驱动辊为竖直设置,驱动辊底端转动安装在凹槽内侧底部,驱动辊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在固定块顶部,驱动辊部分凸出凹槽,通孔内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设置有四个限位装置,四个限位装置和四个驱动装置为相互交叉设置,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和电动推杆,限位板位于通孔内侧,固定块外侧正对限位板的位置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贯穿固定块后安装在限位板外侧,固定块上开设有用于电动推杆推杆穿过的通孔,限位板为弧形板,电动推杆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为钢材质,固定块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固定件,固定件和固定块材质相同且为一体成型,固定件上开设有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弧度与内齿圈外侧弧度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型号为110HS12,由深圳市雷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NKLA8,由宁波具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
1、利用电动推杆驱动推杆伸长从而推动限位板移动至与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接触,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进行挤压限位,通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设置的四个限位装置,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多处进行挤压限位,实现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的固定,保证了铣齿过程中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不会随意发生移动,保证了铣齿的效果;
2、利用电动推杆驱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限位板与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外侧分离,利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辊转动,从而驱动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转动,实现对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内圈的连续铣齿,保证了铣齿的效率,通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设置的四个驱动装置,保证了待加工的内齿圈工件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中局部的剖视图。
图4为铣齿机用工件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致远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市致远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8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