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8439.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富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C23C2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罐 表壁 基板 磷酸盐溶液 磷化槽 本实用新型 泄压管 循环管 汽车零部件加工 磁翻板液位计 汽车零部件 顶端连接 接触频率 磷化工件 磷化装置 控制器 电泳 补水管 热水泵 外表壁 泄压阀 循环泵 上端 侧壁 底漆 磷化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前表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器,且基板的上表壁一端安装有热水罐,所述热水罐的前表壁安装有磁翻板液位计且热水罐的侧壁上端连接有补水管,所述热水罐的顶端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外表壁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基板上表壁且远离热水罐的一端固定有磷化槽,所述基板上表壁且位于热水罐和磷化槽之间安装有热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循环管、循环泵和第二循环管的配合,可将磷化槽内的磷酸盐溶液循环起来,增加磷酸盐溶液的流动性,进而增加磷酸盐溶液与待磷化工件的接触频率,磷化效率高,使工件与底漆结合的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磷化处理,以来达到对工件表面进行调整,通过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附着一层磷酸盐,可使金属与底漆结合的更加牢固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磷化装置磷化效果差,甚至有磷化不到的地方和死角,且磷化效率低,费时费力,致使收益低,此外,普通的磷化装置未设置排气结构,热水罐内的热气使得压力升高无法释放,易发生爆炸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磷化装置磷化效果差,且磷化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此外,未设置排气结构,热气使得压力升高无法释放,易发生爆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加工用磷化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前表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器,且基板的上表壁一端安装有热水罐,所述热水罐的前表壁安装有磁翻板液位计,且热水罐的侧壁上端连接有补水管,所述热水罐的顶端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外表壁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基板上表壁且远离热水罐的一端固定有磷化槽,所述基板上表壁且位于热水罐和磷化槽之间安装有热水泵,所述热水泵的抽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于热水罐,且热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热水泵的一端连接于磷化槽侧壁上端,所述磷化槽的底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外表壁安装有排污阀,所述基板上表壁且位于磷化槽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抽水端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连接于磷化槽侧壁底端,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连接于磷化槽侧壁上端,且第二循环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安装有喷嘴,所述热水泵和循环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罐的侧壁底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表壁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热水泵和循环泵的外部均罩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外表壁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磷化槽的外表壁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磷化槽侧壁上端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为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循环管、循环泵和第二循环管的配合,可将磷化槽内的磷酸盐溶液循环起来,增加磷酸盐溶液的流动性,进而增加磷酸盐溶液与待磷化工件的接触频率,磷化效率高、效果好,可使待磷化工件与底漆结合的更加牢固。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管和排气阀的配合,可定时打开排气阀排气进行泄压,避免热水罐内的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且通过磁翻板液位计可实时掌握热水罐的内部液位,保证热水量的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磷化槽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富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富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8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稳定极间距的阳极氧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盖后横梁连接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