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8028.5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5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建;张宝祥;王勇;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集佳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0 | 分类号: | C11B3/1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350314 福建省福州市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油 工用 吸附 脱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脱色箱,所述脱色箱的侧壁设有进油管,所述储油罐的底部侧壁设有出油管,所述连接管内安装有挡网,所述脱色箱的内顶部设有装置口,所述装置口内设有进砂机构,所述储油罐的一侧放置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盒与连接管之间连接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连接管与出油管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回收盒的侧壁安装有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自动的进行循环脱色,脱色效果好,并且便于更换脱色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大豆油成为常见的家庭食用油,需求量非常大,在制取大豆油过程中,混有油溶性的色素,影响油品的外观,有碍于油品的深加工并且影响油品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油品的质量,满足不同油品对色泽的要求,必须对粗油进行脱色处理。
目前对大豆油的脱色一般使用脱色砂进行脱色,但是在脱色过程中,一遍脱色的效果不佳,需要人为的进行倾倒循环,较为麻烦,并且不便于更换脱色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其能够自动的进行循环脱色,脱色效果好,并且便于更换脱色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脱色箱,所述脱色箱的侧壁设有进油管,所述储油罐的底部侧壁设有出油管,所述连接管内安装有挡网,所述脱色箱的内顶部设有装置口,所述装置口内设有进砂机构,所述储油罐的一侧放置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盒与连接管之间连接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连接管与出油管内均安装有阀门,所述回收盒的侧壁安装有循环机构。
优选地,所述脱色箱的底部锥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排砂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挡网的位置与排砂管的下边缘平齐。
优选地,所述进砂机构包括安装在脱色箱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装置口内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装置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贯穿设有出砂管,所述出砂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砂斗,所述出砂管内安装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安装在回收盒侧壁上的油泵,所述油泵的吸油端连接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末端延伸至储油罐内,所述吸油管的侧壁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延伸至回收盒内,所述油泵的出油端连接有延伸至脱色箱内的回油管。
优选地,所述支管的位置位于回收盒的上侧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设置有循环机构,能够自动的将储油罐内的大豆油以及回收盒内的大豆油再次泵入脱色箱内进行脱色,实现多次循环脱色,脱色效果好。
2、设置有进砂机构以及回收盒,能够往脱色箱内均匀的进行上料,将脱色砂均匀的洒下,并且便于收集底部需要更换的脱色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豆油加工用吸附脱色装置的脱色箱顶部示意图。
图中:1装砂斗、2出砂管、3滑块、4装置口、5螺纹杆、6驱动电机、7脱色箱、8连接管、9挡网、10储油罐、11出油管、12回收盒、13吸油管、14支管、15油泵、16回油管、17排砂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集佳油脂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集佳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8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桶风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蒸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