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6634.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尧;朱敏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能赛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1/02 |
代理公司: | 32304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油器 微电解池 沉淀器 气浮器 收集池 除盐 本实用新型 生化污泥 氧化废水 储池 生化污泥浓缩池 废水处理系统 废水处理效果 叠螺脱水机 废水收集池 芬顿反应器 混凝沉淀池 三效蒸发器 综合调节池 废水进管 含酚废水 进口处 提升池 氢解 水资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内容为:所述的废水进管安装在氧化废水收集池进口处,氧化废水收集池与隔油器一连接,隔油器一与气浮器一连接,气浮器一与提升罐一连接,提升罐一与除盐沉淀器一连接,除盐沉淀器一与微电解池连接,微电解池与芬顿反应器连接,三效蒸发器与微电解池连接,含酚废水收集池与隔油器二连接,隔油器二与除盐沉淀器二连接,气浮器二与提升罐三连接,氢解废水收集池与混合提升罐连接,综合调节池与ABR池连接,混凝沉淀池一与二次提升池连接,生化污泥浓缩池与生化污泥储池连接,生化污泥储池与叠螺脱水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可靠,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废水处理效果差,废水处理效率低;而且废水处理后的水不干净,直接排放后可对环境产生污染,大大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和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废水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可靠,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氧化废水收集池、废水进管、隔油器一、气浮器一、三效蒸发器、提升罐一、除盐沉淀器一、微电解池、芬顿反应器、碱化沉淀器一、含盐废水收集池、含酚废水收集池、碱化沉淀池二、提升罐二、混合提升罐、气浮器二、提升罐三、提升罐四、氢解废水收集池、隔油器二、除盐沉淀器二、隔油器三、提升罐五、气浮器三、三级萃取塔、混凝沉淀池一、综合调节池、ABR池、中间沉淀池、HCR池、低负荷好氧池、二沉池、排放池、混凝沉淀池二、接触氧化池、脱气池、催化氧化塔、二次提升池、叠螺脱水机、生化污泥储池和生化污泥浓缩池,所述的废水进管安装在氧化废水收集池进口处,所述的氧化废水收集池右端出口通过管路与隔油器一连接,所述的隔油器一通过管路与气浮器一连接,所述的气浮器一通过管路与提升罐一连接,所述的提升罐一通过管路与除盐沉淀器一连接,所述的除盐沉淀器一通过管路与微电解池连接,所述的微电解池通过管路与芬顿反应器连接,所述的芬顿反应器通过管路与碱化沉淀器一连接,所述的除盐沉淀器一底部出口和碱化沉淀器一底部右端出口都通过管路与生化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的碱化沉淀器一底部左端出口通过管路与提升罐四连接,所述的氧化废水收集池底部出口通过管路与含盐废水收集池连接,所述的含盐废水收集池通过管路与碱化沉淀池二连接,所述的碱化沉淀池二通过管路与提升罐二连接,所述的提升罐二通过管路与三效蒸发器连接,所述的三效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微电解池连接,所述的含盐废水收集池底部出口通过管路与含酚废水收集池连接,所述的含酚废水收集池通过管路与隔油器二连接,所述的隔油器二通过管路与除盐沉淀器二连接,所述的除盐沉淀器二通过管路与隔油器三连接,所述的隔油器三与混合提升罐连接,所述的混合提升罐与气浮器二连接,所述的气浮器二与提升罐三连接,所述的提升罐三与三级萃取塔连接,所述的三级萃取塔与气浮器三连接,所述的气浮器三与提升罐五连接,所述的提升罐四和提升罐五都与综合调节池连接,所述的含酚废水收集池底部出口与氢解废水收集池连接,所述的氢解废水收集池与混合提升罐连接,所述的碱化沉淀池二底部出口和除盐沉淀器二底部出口都与生化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的综合调节池与ABR池连接,所述的ABR池与中间沉淀池连接,所述的中间沉淀池与HCR池连接,所述的HCR池与低负荷好氧池连接,所述的低负荷好氧池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与混凝沉淀池一连接,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一与二次提升池连接,所述的二次提升池与催化氧化塔连接,所述的催化氧化塔与脱气池连接,所述的脱气池与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的接触氧化池与混凝沉淀池二连接,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二与排放池连接,所述的中间沉淀池底部出口、二沉池底部出口、混凝沉淀池一底部出口和混凝沉淀池二底部出口都与生化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的生化污泥浓缩池与生化污泥储池连接,所述的生化污泥储池与叠螺脱水机连接,所述的叠螺脱水机底部出口和生化污泥浓缩池底部出口都与综合调节池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能赛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能赛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