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96209.4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工艺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盖,筒体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流槽,且流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同时活塞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通过活动槽与筒体相互连接,且连接柱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同时连接柱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通孔与立柱相互连接,且限位板的上侧设置有凸轮,同时凸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马达和主动轮,活动盖的上端通过连接圈与控制轮相互连接,且活动盖的下端内部通过卡槽和卡块与筒体相互连接,同时活动盖的底部开设有打胶口,打胶口设置在下料口的下端。该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不仅便于使用者向装置内部补充胶,同时便于装置整体的均匀出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
背景技术
最早耳机就是挂在耳朵边上的两个发音单元,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种类,大体上有耳机、耳塞、耳挂和新发展出来的骨传导耳机。头戴式耳机是最早的耳机类型,耳机使技术成熟最早的产品之一,较低的价格和便携性使人们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耳机制作过程中咪壳的防水工艺影响到耳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目前大多数咪壳防水工艺用的打胶装置由于出胶量不能均匀,导致咪壳防水功能不一,产生瑕疵品,影响产品的生产进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咪壳防水工艺用的打胶装置由于出胶量不能均匀,导致咪壳防水功能不一,产生瑕疵品,影响产品的生产进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盖,所述筒体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流槽,且流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同时活塞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活动槽与筒体相互连接,且连接柱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同时连接柱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通孔与立柱相互连接,且限位板的上侧设置有凸轮,同时凸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马达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凹槽和传动带与从动轮相互连接,且从动轮的左端连接有控制轮,同时控制轮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圈,所述活动盖的上端通过连接圈与控制轮相互连接,且活动盖的下端内部通过卡槽和卡块与筒体相互连接,同时活动盖的底部开设有打胶口,所述打胶口设置在下料口的下端,且下料口开设在流槽的下端,同时流槽的左端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套与储料罐相互连接,所述储料罐的内部通过储料槽与活动块相互连接,且活动块的外端通过滑块和滑槽与储料罐相互连接,同时活动块的左端通过拉伸弹簧与储料罐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通过连接柱和活动槽与流槽构成伸缩机构,且活塞和流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通过连接柱和支撑弹簧与活动槽构成升降机构,且支撑弹簧的初始长度等于活动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轮的外表面和连接圈的上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且二者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盖通过卡槽和卡块与筒体转动连接,且活动盖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打胶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和连接套的外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二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通过滑块和滑槽与储料罐构成滑动机构,且滑块在活动块的外端均匀分布有四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咪壳防水工艺加工用打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