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抽吸真空压力的接尿器集成三通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5337.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青;高庆;颜正英;张云;宗立恒;陈澄;吴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抽吸 真空 压力 接尿器 集成 三通 | ||
一种可调节抽吸真空压力的接尿器集成三通,涉及用于帮助病人排尿的接尿器技术领域。十字形四通管道中心设置喉结,喉结的下端设置喉结举升装置,在十字形四通管道的一端以堵头密封形成了三通管道,喉结举升运动方向与设置堵头的管道轴向相互垂直,喉结举升装置包括螺母和螺纹连接在螺母上的螺杆,螺母密封连接在十字形四通管道的管壁,螺杆上端抵触在喉结的下端,螺杆外端伸出十字形四通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旋转螺杆,使螺杆的上端对喉结实现举升或回落,以使实现对空气进入量的调整,从而达到根据需要平衡真空压力,平稳、调节尿液抽排速度的目的,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尿斗抽瘪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特别是用于帮助病人排尿的排尿用具。
背景技术
对于卧床患者或失能病人的排尿问题,目前大多数都采用市售的普通接尿器进行的。使用时将尿斗固定在专用的固定裤上,穿着在患者的身上,使得尿斗直接套在人体的排尿器官上。尿斗末端通过导尿管和集尿袋相连。患者排尿时,尿液经尿斗、导尿管排入集尿袋内。这种接尿方式简易实用,但本身存在诸多缺点,如接尿速度慢,易造成排尿器官浸入尿液,尿斗不透气,长时间佩戴对皮肤有伤害等等。
现有的智能型接尿产品,绝大多数都采用智能型抽吸方式来实现辅助人体排尿。通常是在尿斗的排尿出口设置尿液触发器,一旦触发产生响应,即可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真空进行抽尿。这种傻瓜式抽吸方式尽管简单,但因为抽吸过程真空度越来越高,往往会将尿斗抽瘪,从而引起人体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智能型接尿易产生抽瘪造成的不适现象,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抽吸真空压力的接尿器集成三通。
本实用新型包括十字形四通管道,在十字形四通管道中心设置喉结,在喉结的下端设置喉结举升装置,在所述十字形四通管道的一端以堵头密封,所述喉结举升运动方向与设置堵头的管道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喉结举升装置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母密封连接在所述十字形四通管道的管壁,螺杆螺纹连接在螺母上,螺杆的上端抵触在所述喉结的下端,螺杆的外端伸出十字形四通管道。
由于以上十字形四通管道的一端采用堵头密封,因此,即形成了三通管道。
使用时,将螺杆的外端向下放置,将十字形四通管道中与堵头直对的管道口连接尿斗的排出口,将设有螺杆伸出端的管道口接真空泵,将与螺杆的上端对应的管道口接空气。抽吸时空气能迅速进入管路,当尿液进入时,这部分尿液被空气迅速带走。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手动旋转螺杆,使螺杆的上端对喉结实现举升或回落,以使实现对空气进入量的调整,从而达到根据需要平衡真空压力,平稳、调节尿液抽排速度的目的,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尿斗抽瘪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喉结由上喉结和下喉结组成,上喉结为上端面呈锥形面的锥体,上喉结的下端连体设有四个连接爪;下喉结为下端面呈倒锥形的锥体,下喉结的上端连体设有四个连接爪;在堵头内端连接十字板,所述十字板由直形主板体和分别连接在主板体的前后两侧的前凸块和后凸块,主板体与前凸块、后凸块相连接形成十字交叉状;所述上喉结扣置在主板体的上端,上喉结下端的四个连接爪分别穿置在由主板体与前、后凸块形成的四个夹角内;所述下喉结扣置在主板体的下端,下喉结上端的四个连接爪分别穿置在由主板体与前、后凸块形成的四个夹角内;在主板体前侧的上喉结下端连接爪和下喉结上端的连接爪分别对应连接,在主板体后侧的上喉结下端的连接爪和下喉结上端的连接爪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上喉结下端面和下喉结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直形主板体上下端之间的距离。
以上十字板通过堵头达到在管道内的稳定,另外,十字板又可为支撑上、下喉结的部件,以使得上、下喉结在主板体上可作上下移动,以达到对空气进入量和对抽吸通量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5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