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3796.1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湖一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备用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且位于安装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传输带,所述装置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杆。该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待冷却印刷纸由送料电机驱动主辊并传输至装置外壳内部后,通过水泵驱动循环散热管进行循环散热,而散热风扇将循环散热管和水箱中的热量经由散热孔排出至装置外壳外部进而完成散热冷却,达到了快速冷却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印刷物烘干后散热冷却效率较差导致影响其加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和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和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也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印刷设备在对印刷物印刷完毕后通常需要进行烘干程序,而烘干基本采用热风烘干,烘干完毕后的印刷物其本身带有较多的热量,目前基本是自动风干,但是自动风干等待时间较慢,导致影响印刷品加工效率,故而提出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具备快速冷却等优点,解决了印刷物烘干后散热冷却效率较差导致影响其加工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快速冷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且位于安装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轴上活动连接有传输带,所述装置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杆,顶部所述对接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副辊,底部所述对接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辊,所述副辊和主辊的相对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延伸至装置外壳内部的待冷却印刷纸,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散热管,所述循环散热管通过锁架与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卡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循环散热管的右侧管口通过密封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且位于水泵的左侧卡接有水箱,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上且位于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外形呈矩形,且该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左侧的矩形槽为入料槽,而右侧的矩形槽为出料槽。
优选的,所述对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外壁上,且主辊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与传输带内侧活动连接的传动轮。
优选的,所述副辊和主辊外形相同且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等,所述副辊和主辊的外部均匀覆盖有橡胶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循环散热管为两组螺旋管相互对接组成,且待冷却印刷纸位于两组螺旋管的相对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循环散热管的左侧与管口水箱的右侧顶部通过密封套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上的散热孔为多个孔型结构组成的矩阵型散热孔,且装置外壳内底壁上的散热孔长度与水箱的长度相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湖一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湖一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3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