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3604.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坚;杨夏娟;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闽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侧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包括侧卧垫本体;所述侧卧垫本体为直角三棱柱结构,所述侧卧垫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为颈垫、胸背垫、腰垫和臀垫,四者为一体结构且采用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侧卧垫包括四个部分,且每个部分与对应位置脊柱的生理弯曲相匹配,将支撑点分散到各个部位,从而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褥疮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使用侧卧垫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
背景技术
临床上由于脊柱骨折、脑血管意外瘫痪等引起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时,需要注意翻身护理,减少肺部感染、褥疮等相关卧床并发症,需要更换身体位置,如翻身变换体位时需保持身体侧卧,常用侧卧垫进行支撑。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侧卧垫主要为两种,一种为三角形侧卧垫,这种垫比较短且三角形斜度大,不能给整个颈背部支撑,同时也比较僵硬不适。另外一种为R形侧卧垫,通过改进三角斜坡为R形,提高了舒服感,但仍存在着无法与脊柱生理曲线相匹配,支撑点仍主要在肩胛处和骶尾处,容易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严重时褥疮,另一方面,患者长时侧卧时仍感觉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通过与患者脊柱生理曲度的完美匹配,不仅提高了患者侧卧的舒服度,同时有效减少了肩胛处和骶尾处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和褥疮的发生,安全舒适有效,进一步提高患者翻身的依从性。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包括侧卧垫本体;所述侧卧垫本体为直角三棱柱结构,所述侧卧垫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为颈垫、胸背垫、腰垫和臀垫,四者为一体结构且采用平滑过渡;所述颈垫斜面向外延伸形成颈托,使得颈垫剖面大致呈梯形;所述胸背垫斜面向内开设有背凹陷;所述腰垫斜面向外延伸形成腰托,使得腰垫剖面大致呈梯形;所述臀垫斜面向内开设有臀凹陷,且所述臀凹陷深度大于所述背凹陷深度。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腰托剖面和颈托剖面大致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腰托剖面斜边与下底边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颈托剖面斜边与下底边之间的角度。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颈托剖面上底边中部向内开设有颈凹陷。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侧卧垫本体长度为60cm。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侧卧垫本体高度为20cm。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侧卧垫本体宽度为25cm。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臀凹陷底面与臀垫底面连接处的角度α小于所述背凹陷底面与胸背垫底面连接处的角度β。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侧卧垫,其中,所述胸背垫长度大于所述颈垫、腰垫和臀垫的长度。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侧卧垫包括四个部分,且每个部分与对应位置脊柱的生理弯曲相匹配,将支撑点分散到各个部位,从而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褥疮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使用侧卧垫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颈垫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胸背垫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侧卧垫腰垫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闽东医院,未经宁德市闽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3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