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2716.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2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舫;李伟;苏一清;王浩;李泽会;张枫;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抗浮系统,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所述地下室抗浮系统包括:若干外集水箱,环状间隔分布;若干内集水箱,环状间隔分布,且内集水箱形成的环形被外集水箱形成的环形包裹在内,且二者一一对应;所述外集水箱、内集水箱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每个外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跟其对应的内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连通;集水池,其位于所述内集水箱形成的环形内,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也成倾斜设置,且每个内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集水池连通;其中,所述外集水箱、内集水箱、集水池的底部依次逐步降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依靠水的重力作用,排水效果好,具有长期稳定的抗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抗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室建筑不断向下深入,抗浮问题是不可避免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压重法和抗浮锚杆来抵抗上浮,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工程造价高,后期容易出现问题,维护困难的问题;还有的直接在地下室底板下方水平设置几个集水箱用以集水,但是这是全部同水平设置的布局都存在排水并不顺畅的问题,尤其是集水不多的时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抗浮系统,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所述地下室抗浮系统包括:
若干外集水箱,环状间隔分布,且靠近地下室底板形成一圈;
若干内集水箱,环状间隔分布,且内集水箱形成的环形被外集水箱形成的环形包裹在内,且二者一一对应;所述外集水箱、内集水箱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每个外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跟其对应的内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连通;对于相对应的一个外集水箱、内集水箱,二者底部较低的一端彼此靠近;
集水池,其位于所述内集水箱形成的环形内,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也成倾斜设置,且每个内集水箱底部较低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集水池连通;所述集水池底部较低一端通过阶梯状管道与外部连通;所述阶梯状管道随着水流出方向逐步向下走;
其中,所述外集水箱、内集水箱、集水池的底部所在高度依次逐步降低;
所述外集水池、内集水池结构一致,均为上小下大的阶梯状柱状结构,其底部竖直向上吊装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垂直连接活塞板,活塞板可沿着所述阶梯状柱状结构的直径较小的上部上下移动,对所述阶梯状柱状结构的上部的底部进行密封。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下室抗浮系统,还采用水泵抽取所述集水池内的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下室抗浮系统,所述地下室底板底部铺设一层防水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下室抗浮系统,所述阶梯状管道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形成环状的多个外集水箱,在其外部设置形成环状的多个内集水箱,并在内集水箱内放置集水池,所述外集水箱、内集水箱、集水池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这样即使集水少量时,也可以通过倾斜的底部流出去,不会出现积水;而且外集水箱、内集水箱、集水池的底部依次逐步降低,这样外集水箱的水可以依靠重力作用逐步流入内集水箱、集水池内;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依靠水的重力作用,排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抗浮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抗浮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2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