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装置及输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1207.6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7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捷;程建伟;王帅兵;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0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箍 套管接线端子 接线装置 输电设备 触头 母线 本实用新型 电气连接 接触不良 局部过热 母线连接 引线连接 插接式 电接触 有效地 载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线装置及输电设备,通过第一抱箍与套管接线端子连接,第二抱箍与母线连接,并通过载流引线连接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从而实现套管接线端子与母线电气连接,避免了现有的接线装置采用插接式完成套管接线端子与母线电接触导致触头接触不良造成触头局部过热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接线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装置及输电设备。
背景技术
GIS(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和GIL(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输电设备,目前,GIS/GIL与其他设备(架空线路、变压器等)之间的连接一般通过套管来实现,套管的一端连接GIS/GIL内部母线,套管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其他设备,其中,套管与GIS/GIL内部母线一般通过接线装置实现插接式接触。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接线装置中,一般通过将套管接线端子由上往下插入接线装置中,以使套管接线端子通过接线装置中的触头与母线进行电接触,从而导通电流,但是,在高电压条件下,输电设备的尺寸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大,由于生产工艺及精度限制,容易产生触头对中不良进而引起接触不良,特别是对于直流设备来说,由于谐波含量较大会产生震动,增大了触头接触不良的风险,而触头接触不良容易导致局部过热,给GIS/GIL设备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及输电设备,其能够避免现有的接线装置采用插接式完成电接触导致触头接触不良造成触头局部过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载流引线,所述第一抱箍用于夹持套管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套管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抱箍用于夹持母线,且所述第二抱箍与所述母线电气连接;
所述载流引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抱箍上,且所述载流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电气连接;所述载流引线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抱箍上,且所述载流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套管接线端子的夹持空间;
所述第二抱箍包括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母线的夹持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抱箍上,所述第一抱箍上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夹紧件上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第二开口槽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载流引线夹紧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内;
所述第二夹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抱箍上,所述第二抱箍上设有第三开口槽,所述第二夹紧件上设有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第四开口槽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载流引线夹紧在所述第三开口槽和所述第四开口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载流引线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杆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结构的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套管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一连杆结构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母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1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化网口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发光电源线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