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型的模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89967.3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4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5/50;B24B5/08;B24B27/02 |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国强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纸 打磨 壁厚 弹簧 滑道 模架 本实用新型 电机顶端 螺栓连接 模架结构 上下两端 套筒顶端 转动连接 转轴顶端 滑动 偏移 不均匀 固定块 滑块 晃动 内壁 套筒 外壁 外扩 支板 转轴 焊接 电机 取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确型的模架结构,涉及模架技术领域,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模架内部右侧,且电机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顶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外扩环,芯纸的外壁与内壁同时进行打磨,可避免出现分步骤打磨导致的芯纸壁厚打磨不均匀的情况,支板中部开有滑道,且滑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滑块滑动的较缓慢,进一步提高芯纸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芯纸加工方式大多为分步骤打磨,首先将芯纸的外直径打磨到标准尺寸,再取出芯纸打磨的内直径,该种打磨方式很容易出现芯纸壁厚打磨不标准的情况,使用者拿持芯纸时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愈加导致芯纸打磨偏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确型的模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确型的模架结构,使用者在使用模架及模具打磨芯纸时,由于芯纸的壁厚有标准的尺寸,而现有的芯纸加工方式大多为分步骤打磨,首先将芯纸的外直径打磨到标准尺寸,再取出芯纸打磨的内直径,该种打磨方式很容易出现芯纸壁厚打磨不标准的情况,且使用者拿持芯纸时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愈加导致芯纸打磨偏移,故而,我们提出芯纸的外壁与内壁同时进行打磨,可避免出现分步骤打磨导致的芯纸壁厚打磨不均匀的情况,滑块滑动的较缓慢,进一步提高芯纸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打磨方式很容易出现芯纸壁厚打磨不标准的情况,使用者拿持芯纸时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愈加导致芯纸打磨偏移,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精确型的模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确型的模架结构,包括模架和支板,所述支板固定连接在模架顶端中部,所述支板中部开有滑道,且滑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底端的固定块与滑道底端焊接,所述滑道顶端右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左侧并朝向于滑道一侧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道中,且滑块前后两端均开有相对的卡槽,所述卡槽分别卡接在滑道两侧且与滑道滑动连接,且连接板底面中部焊接有卡盘,所述卡盘内部开有圆槽,且卡盘外壁开有卡口;
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模架内部右侧,且电机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外扩环,所述套筒内部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内轴,且内轴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锥头。
优选的,所述滑块底面与顶端的固定块相接触,且弹簧通过滑块的压迫进行伸缩,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块与支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口与圆槽相互贯通,且圆槽跟随连接板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套筒转动,且套筒贯穿设置于模架并与模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轴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间隔出槽口,且套筒内壁、外扩环内壁、内轴外壁和锥头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圆槽位于锥头正上方且朝向于锥头,且锥头顶末端朝向于圆槽正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槽口的外直径与内直径应当与所设定的芯纸标准内直径与外直径相等,而此时的芯纸呈固定状态,套筒和内轴均呈转动状态,磨砂层为打磨芯纸所用的标准磨砂结构,通过套筒内壁的磨砂层对芯纸的外壁进行打磨,通过内轴外壁的磨砂层对芯纸的内壁进行打磨,芯纸的外壁与内壁同时进行打磨,可避免出现分步骤打磨导致的芯纸壁厚打磨不均匀的情况。
将滑块放入到滑道中,且通过卡槽起到定位效果,卡槽会将滑道的前后两端卡住,滑块沿垂直走势向下滑动,保持滑块滑动的稳定性,顶端的固定块向下压迫到弹簧,使得滑块的滑动有所抵抗力,抑制住滑块滑动的速度,滑块滑动的较缓慢,进一步提高滑块滑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锦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9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毂模具加工旋转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红砂岩建筑板半成品刻缝研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