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9819.1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陶跃进;裴静;周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江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新型 鼻孔 填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设有吸入孔,所述导管的内部设有与吸入孔连接有的吸液管道,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与吸液管连接的吸引器接管,所述导管上设有与吸入孔相配合的水囊,所述导管内设有与水囊连接的注水管道,所述导管上设有与注水管道连接的注水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填塞步骤快速而简单,直接从前鼻孔将水囊放入鼻咽部代替凡士林纱球,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将凡士林纱球从口中引入后鼻孔时引起患者的痛苦;通过注水管道对水囊注水,水囊膨胀将后鼻孔堵住,然后通过外界吸引器进行吸引,将留出的血液从鼻孔腔内抽取出来,避免血液凝结形成血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鼻腔大量出血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急症,后鼻孔及鼻咽不易直接窥视,所以遇到内部出血部位不明的患者,止血较为困难。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填塞止血法,单纯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孔可能无法奏效,后鼻孔填塞需先用导尿管将凡士林纱球从口中引入鼻腔再填塞,经济实惠且效果较为不错。
但是上述方法也存在较多缺点:填塞过程较为繁琐,患者所受痛苦较大、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设有吸入孔,所述导管的内部设有与吸入孔连接有的吸液管道,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与吸液管连接的吸引器接管,所述导管上设有与吸入孔相配合的水囊,所述导管内设有与水囊连接的注水管道,所述导管上设有与注水管道连接的注水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标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端部设有钝尖的导向延伸部且吸入孔设置在延导向伸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由软质的医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水连接管上设有单向注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填塞步骤快速而简单,直接从前鼻孔将水囊放入鼻咽部代替凡士林纱球,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将凡士林纱球从口中引入后鼻孔时引起患者的痛苦;通过注水管道对水囊注水,水囊膨胀将后鼻孔堵住,然后通过外界吸引器进行吸引,将留出的血液从鼻孔腔内抽取出来,避免血液凝结形成血块。
2、该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在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标识,便于对导管伸入到鼻腔中的长度进行精确把控,此外注水连接管上设有单向注水阀,避免注水管道内的水体回流;导管的端部设有钝尖的导向延伸部且吸入孔设置在延导向伸部上,避免在将导管伸入到鼻腔过程中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的新型后鼻孔填塞器的导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吸入孔;3、吸液管道;4、吸引器接管;5、水囊;6、注水管道;7、注水连接管;8、单向注水阀;9、刻度标识;10、导向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未经南京市江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9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