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管氧管固定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9212.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管氧管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胃管氧管固定扣,包括底面带有粘性层的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中心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并且所述上固定片和所述下固定片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纵向的圆弧凹槽,所述下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底片上,所述下固定片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带有弹性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活动端相对的面均设置有两个固定钉,所述上固定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钉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上固定片,本固定扣可以同时进行胃管与氧管的固定,通过利用扣式的固定代替胶布缠绕的固定方式,能有效预防非计划性的拔管,并且在更换或取下时不会对患者造成难受的过程,也方便医护人员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导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管氧管固定扣。
背景技术
胃管和氧管是在临床中经常要用到的两种导管,它们的使用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虚弱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通过外界连接导管至鼻腔或体内进行一些辅助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要同时插入胃管和氧管,并且会保留一端时间直至患者能脱离导管的帮助,导管会留在患者体内或者固定在身体某个部位,脱落的导管再次插入时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这时就要求对胃管和氧管能同时进行很好的固定。
但是,现有的胃管氧管固定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胃管氧管固定装置是通过医用胶布绕贴在导管上,当胃管氧管同时粘贴固定时存在着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也导致在进行固定胶布更换和取出导管时又存在撕下时粘性太大,容易沾手的情况,撕扯绑在导管上的胶布这一过程增加了患者的难受程度,也不能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胃管氧管固定扣,利用扣式的固定装置代替传统的胶布缠绕的方式,能同时对胃管和氧管进行固定,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医用胶布绕贴在导管上进行固定,导致在进行固定胶布更换和取出导管时容易沾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管氧管固定扣,包括底面带有粘性层的底片,所述底片中心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并且所述上固定片和所述下固定片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纵向的圆弧凹槽,所述下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底片上,所述下固定片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带有弹性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活动端相对的面均设置有两个固定钉,所述上固定片上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钉对应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固定带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带固定端到所述固定孔的连接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固定扣为橡胶材料,所述固定钉为PVC硬性材料,并且所述固定钉长度略大于所述上固定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上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底片宽度为1.5cm,在所述底片上设置有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利用扣式的固定装置代替传统的胶布缠绕的方式,能同时对胃管和氧管进行固定,能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在更换或取下导管时,直接拔开固定带即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让患者感到一种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9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延伸的五金放置架
- 下一篇:幽门螺杆菌样本暂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