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清腹腔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8983.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全;杨能红;李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4;A61B1/06;A61B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李余江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内窥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清腹腔内窥镜,包括镜体与镜头,所述镜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光束接头,所述镜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镜内管与镜外管,所述镜外管远离镜头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镜,所述镜内管的一端与防护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镜内管内设有像束。本实用新型冷光源依次通过导光束接头、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将光线射入透镜一,发散光线依次通过透镜一与透镜二后依然为发散光线,而平行光线依次通过透镜一与透镜二后发生偏移,从而对摄像区域进行额外的光线补充,照明更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大都为发散光束对腹腔内进行照明,不能对特定摄像区域进行额外的光线补充,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清腹腔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大都为发散光线对腹腔内进行照明,不能对特定摄像区域进行额外的光线补充,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清腹腔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清腹腔内窥镜,包括镜体与镜头,所述镜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光束接头,所述镜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镜内管与镜外管,所述镜外管远离镜头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镜,所述镜内管的一端与防护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镜内管内设有像束,所述像束的两端分别与防护镜、镜头接触连接,所述镜外管远离镜头的一端内壁从左至右固定连接有透镜二与透镜一,且透镜二与透镜一贯穿镜内管设置,所述镜外管与镜内管之间设有多根平行光束与发散光束,且平行光束与发散光束靠近透镜一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镜一为凸透镜,所述透镜二为凹透镜。
优选的,所述平行光束与发散光束远离防护镜的一端延伸至导光束接头并连接有冷光源。
优选的,多根所述发散光束靠近镜内管设置,多根所述发散光束与平行光束周向分布在镜内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镜头的观察端安置有目镜罩。
优选的,所述防护镜为透光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光源依次通过导光束接头、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将光线射入透镜一,发散光线依次通过透镜一与透镜二后依然为发散光线,而平行光线依次通过透镜一与透镜二后发生偏移,从而对摄像区域进行额外的光线补充,照明更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大都为发散光束对腹腔内进行照明,不能对特定摄像区域进行额外的光线补充,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放大的结构透视图。
图中:1-镜体、2-镜头、3-导光束接头、4-目镜罩、5-镜外管、6-像束、7-平行光束、8-透镜一、9-透镜二、10-防护镜、11-镜内管、12-发散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罩盖”、“嵌装”、“连接”、“固定”、“分布”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8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