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密封的橡胶密封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87255.8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F16J9/28;F16L15/04 |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奚兴邦 |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密封 橡胶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密封的橡胶密封圈。该装置包括有橡胶平垫环主体,橡胶平垫环主体一端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另一端面抵触在外螺纹接头上,外螺纹接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管体段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与管体段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环状盘部内壁边缘设有管状颈部,橡胶平垫环主体的内表面为圆锥面,圆锥面的锥尖朝向内螺纹接头,环状盘部外表面抵触在橡胶平垫环主体的对应端面上,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由于圆锥面与外设管路的管状颈部相配合,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同时橡胶平垫环主体两端面抵触在对应的管路接头上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双密封结构有效地密封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封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密封的橡胶密封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密封圈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88045.7,申请日为2011.11.29,授权公告号CN 102494133 B,授权公告日为2014.11.26,该密封圈包括圈体,圈体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缝隙,缝隙的周向两侧分别形成大外环面和小外环面,大外环面的径向宽度大于小外环面的径向宽度;所述密封圈的大外环面和小外环面之间还设有内环面,内环面将圈体内的缝隙分为上下两部分,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内环面上设有连通上下两部分缝隙的导气槽;所述内环面与小外环面的径向宽度相等。其不足之处在于:上述密封圈仅仅依靠两端面与管路接通压接,密封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密封的橡胶密封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密封的橡胶密封圈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密封的橡胶密封圈,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橡胶平垫环主体一端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另一端面抵触在外螺纹接头上,所述外螺纹接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管体段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与管体段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环状盘部内壁边缘连接有位于管体段外的管状颈部,管体段的外螺纹与内螺纹接头螺纹旋接,橡胶平垫环主体的内表面为圆锥面,圆锥面的锥尖朝向内螺纹接头,所述环状盘部外表面抵触在橡胶平垫环主体的对应端面上,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橡胶平垫环主体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将外设的管路外螺纹接头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上,使橡胶平垫环主体一端面抵触压接在环状盘部上,使橡胶平垫环主体另一端面抵触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同时使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确保橡胶平垫环主体密封管路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圆锥面与外设管路的管状颈部相配合,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同时橡胶平垫环主体两端面抵触在对应的管路接头上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双密封结构有效地密封管路。
所述橡胶平垫环主体内表面套接有法兰状的橡胶导流密封管,橡胶导流密封管的环部压接在橡胶平垫环主体一端面与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之间,橡胶导流密封管的颈部位于橡胶平垫环主体内,橡胶导流密封管的颈部与圆锥面之间形成插接外螺纹接头管状颈部的缝隙,管状颈部自由端外边缘抵触压接在圆锥面上,管状颈部自由端内边缘抵触压接在橡胶导流密封管的颈部的外表面上。
所述橡胶导流密封管的颈部内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橡胶导流密封管颈部的管状骨架。
所述橡胶平垫环主体的两端面均嵌接有端面橡胶环,各端面橡胶环与橡胶平垫环主体同轴设置,各端面橡胶环凸出对应橡胶平垫环主体设置。
位于外螺纹接头一侧的橡胶平垫环主体圆锥面与对应端面的拐角处嵌接拐角橡胶环,拐角橡胶环与橡胶平垫环主体同轴设置,拐角橡胶环一表面抵触在环状盘部外表面上,另一表面抵触在管状颈部外表面上。
所述橡胶平垫环主体外侧面上开设有与内螺纹接头旋接的连接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7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用肥料混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射诊疗自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