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215.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戴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43205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舒欣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加压圈 加压 套筒 本实用新型 弹性块 手持端 回弹 筋膜 向后 缝合固定孔 弧形设置 加压装置 加压作用 下端开口 眼球结膜 整体操作 巩膜 黄斑 巩膜壁 黄斑区 回弹式 按板 按动 拔出 顶压 取下 施压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包括一个其中一端呈弧形设置的手持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患者颞侧眼球结膜和筋膜,并将加压端在筋膜下向后沿巩膜壁伸至黄斑区下方,此时通过按板按动推杆并通过推杆向加压圈施压,推杆带动两块弹性块离开套筒内的同时,加压端与加压圈被向后推1‑5mm,在弹性块与套筒的下端开口相抵的同时,加压端与加压圈回弹的弹力无法推动推杆,可以保持对加压端与加压圈的压力,然后再通过缝合固定孔对手持端进行固定后,再从套筒中拔出推杆并将套筒取下,加压端与加压圈回弹并顶压黄斑起到加压作用,整体操作简单便捷,同时推杆可使用多种形式进行推动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巩膜加压通常用于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黄斑劈裂等的治疗,为高度近视眼底合并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后巩膜加压在使用时较为繁琐,十分的麻烦,不便于使用,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包括一个其中一端呈弧形设置的手持端,所述手持端呈弧形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弧形设置的加压端,所述加压端远离手持端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一个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所述手持端的两相反侧壁上呈矩阵状固定连接有四个缝合固定孔,所述手持端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对应每两个相对缝合固定孔之间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槽内均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槽槽底的一端均贯穿螺纹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支撑板外,两根所述螺纹杆位于支撑板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呈竖直平行状设置的,两个所述套筒内共同滑动连接有一根呈弧形设置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贯穿对应套筒的下端开口并向外延伸,所述推杆位于套筒外的下端杆壁呈与加压圈相抵设置,所述推杆的上端贯穿对应套筒的上端开口并向上延伸且固定连接有一块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位于套筒外的下端杆壁上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块弹性块,两块所述弹性块均与对应套筒的下端开口相抵,两块所述弹性块均呈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位于套筒外的上端杆壁上设置有一条刻度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与加压端呈一体化设置,所述手持端与加压端均直接采用弹性合金或弹性高分子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加压端、加压圈与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均可覆盖有一层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端与加压端起初的形状是需要达到最终效果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患者颞侧眼球结膜和筋膜,并将加压端在筋膜下向后沿巩膜壁伸至黄斑区下方,此时通过按板按动推杆并通过推杆向加压圈施压,推杆带动两块弹性块离开套筒内的同时,加压端与加压圈被向后推1-5mm,在弹性块与套筒的下端开口相抵的同时,加压端与加压圈回弹的弹力无法推动推杆,可以保持对加压端与加压圈的压力,然后再通过缝合固定孔对手持端进行固定后,再从套筒中拔出推杆,并将套筒取下,加压端与加压圈回弹并顶压黄斑起到加压作用,整体操作简单便捷,同时推杆可使用多种形式进行推动和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