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5066.7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潇逸;李博;胡文;黄美能;邵杰;王志彬;陈凯;陈自强;赵颖川;白玉树;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B26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器缝扎 拆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包括主机、伸缩杆、切割装置、连接装置;主机的底部设有充电插口、侧面安装有开关、头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主机的内部安装有电源和电机;伸缩杆由固定管和活动管组成;切割装置由销轴、切割齿轮、固定旋钮组成;销轴的头部设有半球型凸起,尾部设有卡口,侧面设有外螺纹和定位槽;切割齿轮边口锋利、中部设有贯穿的销孔,在销孔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定位凸起;固定旋钮的侧面设有防滑纹,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装置由圆形管、方形杆和卡头组成。其优点表现在:可以将留在患者身体部位的引流管及时拆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预防伤口感染起到积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是灾难性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医疗费用支出高。因此,早期发现病原菌感染和尽早开始抗菌药物应用对于处理手术部位感染至关重要。闭合伤口引流已作为脊柱手术后常用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脊柱手术引流主要是将手术过程的血液和其他液体引流出来,预防感染。
但是,有时会出现脊柱引流管在手术伤口缝合时,引流管会和伤口缝在一起,从而导致留在身体部位的引流管难以拆除;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可以从引流管中直接将缝线割断的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CN207853322U,公开日:2018.09.11,公开了一种万向引流器装拆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绝缘杆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万向引流器的支撑底座、连接座、夹紧基座、凸轮杆、操作环和夹紧块,连接座与绝缘杆传动组件连接,连接座内设有双轴承、套筒和快速连接轴,快速连接轴设置在双轴承内,并与套筒一端通过弹性钢销连接,支撑底座连接在连接座的上端,支撑底座一侧与夹紧基座连接,凸轮杆一端与夹紧基座铰接。
中国专利文献:CN203989464U,公开日:2014.12.10,公开了一种体内引流管连接脱开装置,包括三通、上引流管端口、下引流管、上引流管、连接抱紧装置和卡口,三通上端通过卡口与上引流管端口相连,上引流管端口与上引流管为一体式结构,三通上端和左端均设置有连接抱紧装置和卡口,所述的卡口设置在三通端口内壁,三通下端与下引流管为一体式结构。
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器缝扎拆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5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施工造价便捷式工作台
- 下一篇: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