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3843.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雷光防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42250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避雷针 立杆 传导 激发器 放电 可控 贯穿 外表面套 过渡杆 文氏管 稳固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防护 避雷装置 使用寿命 稳固夹板 雷电流 未饱和 稳固性 伸缩 支撑 搭接 泄流 防风 容纳 先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涉及建筑物防护技术领域,该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包括支撑稳固基座,所述支撑稳固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渡杆,伸缩过渡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传导立杆,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顶部的外表面套接有文氏管,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外表面套接电荷激发器,所述电荷激发器的底部与文氏管搭接,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容纳泄流球。该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通过设置有电荷激发器,在云层的电荷还未饱和时就形成先导,此时的雷电流对避雷装置的影响较小,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防风稳固夹板和固定保护环,可根据场地的情况选择两种固定方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
背景技术
当雷电云层形成时,云层与地面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场,此电场强度可高达上万伏特每公尺。从而使地面凸起部分或金属部件上开始出现电晕放电。当雷电云层内部形成一个下行先导时,闪电电击便开始了。下行先导电荷以阶梯形式向地面移动,当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会从地面较突出的部分发出向上的迎面上行先导。当迎面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相遇时,就产生了强烈的“中和”过程,出现极大的电流(数十到数百千安),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伴随着出现雷鸣和闪光。地面上的其它建筑物可能会生成好几个迎面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会合的第一个迎面先导决定了闪电雷击的地点。传统避雷针就是一根金属杆(即上行先导),被动等待下行先导与之“会合导通”泄放雷电流,雷击点就在避雷针本体上。其弊端有:避雷针不够承受足够大的雷电流时,避雷针极易被雷击损坏,不仅如此避雷装置的稳固性也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解决了现有的避雷针容易损坏,稳固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包括支撑稳固基座:
所述支撑稳固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渡杆,伸缩过渡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传导立杆,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顶部的外表面套接有文氏管,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外表面套接电荷激发器,所述电荷激发器的底部与文氏管搭接,所述贯穿传导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容纳泄流球,所述容纳泄流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立杆,所述传导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集球体,所述聚集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与有主接闪针,所述容纳泄流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次接闪针,所述过渡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防风稳固夹板,所述防风稳固夹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过渡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保护环,所述固定保护环的内部套接有固定螺丝。
可选的,所述固定保护环的一侧搭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螺丝贯穿连接板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搭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底部与防风稳固夹板搭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垫片和防风稳固夹板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防风稳固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防风稳固夹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持通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控提前放电避雷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雷光防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雷光防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3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5kV防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装角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