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3423.6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阮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浩敏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A01M1/08;F04F5/44;F04F5/54;F04D25/08;F04D29/00;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灭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机构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安装有出风罩和风扇电机机构,所述出风罩的底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的输出端口延伸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风扇电机机构通过第二固定机构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灭蚊室,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固定有网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网罩、后进风罩、加湿机构、出风罩、灭蚊室、风扇电机机构以及诱虫灯,解决了灭蚊器的灭蚊效果不好,环保性不佳以及其透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
背景技术
灭蚊器是用于灭蚊虫的设备。灭蚊器通过其神奇的效果来捕捉产卵的吸血雌蚊,从而阻断卵和幼虫的产生,创造较低蚊虫密度甚至无蚊的生态环境。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灭蚊灯的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改进,其使用功能性越来越强,然而现阶段的灭蚊设备仍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104719270A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该一种灭蚊器,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电阻丝,并在电阻丝上部外侧设有紫外线灯罩。本发明的灭蚊器的有益效果:能有效将蚊虫消灭。
现有技术中一种灭蚊器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1.该装置捕捉蚊虫时,蚊虫仍然可以从灭蚊器中逃出,安全性不佳,灭蚊效果不好,且现阶段灭蚊器的安全性不佳,扇叶易刮伤儿童手指;
2.该装置的环保性不好,灭蚊器内部的蚊虫易产生噪音等;
3.该装置的透风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解决了灭蚊器的灭蚊效果不好,环保性不佳以及其透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机构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安装有出风罩和风扇电机机构,所述出风罩的底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的输出端口延伸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风扇电机机构通过第二固定机构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灭蚊室,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固定有网罩,所述网罩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网罩孔,且网罩对应设置于灭蚊室和风扇电机机构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出风罩的底部同时安装有诱虫灯,且诱虫灯位于加湿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开设有诱虫灯透光孔,且诱虫灯透光孔对应于诱虫灯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出风罩的内部包括前罩体和后罩体,所述前罩体对应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后罩体对应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后进风罩,所述后进风罩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卡扣,同时第二壳体的背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后进风罩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及卡槽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后进风罩与网罩之间设置有密眼网罩,且密眼网罩固定在第二壳体上,所述后进风罩的内部依次开设有进风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扇的灭蚊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浩敏,未经阮浩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3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儿童座椅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白噪声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