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槽流速测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83124.2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魏松;胡超;胡甜;邓西平;陈灵蔚;尹艺帆;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洪琴 |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槽 流速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速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槽流速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流速测量仪、支撑组件、驱动组件、测距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流速测量仪设置支撑组件上且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垂直水流方向、平行水流方向、竖向垂直水流方向的三维空间内移动;所述测距组件用于流速测量仪下方处的水深,所述流速测量仪、测距组件的数据端均与控制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与控制组件的控制端连接。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控制组件通过控制驱动组件控制测距组件和流速测量仪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并且测距组件能够实时的对流速测量仪进行定位,还可以实现流速测量仪的设定精度范围内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速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槽流速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力学实验室中,流速测量是我们研究水流形态以及各种水力学实验的基础。在流速测量时,需在实验室水槽上架设测架,两人配合移动流速测量组件在水流上方的位置来测量流速。此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需要多个人配合操作,而且人工移动流速测量组件的位置精度不够,使得测得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实现流速测速组件在三维空间内以一定精度自动移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槽流速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槽流速测量系统,包括流速测量仪、支撑组件、驱动组件、测距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流速测量仪设置支撑组件上且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垂直水流方向、平行水流方向、竖向垂直水流方向的三维空间内移动;所述测距组件用于流速测量仪下方处的水深,所述流速测量仪、测距组件的数据端均与控制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与控制组件的控制端连接。
优化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位于水流两侧的导轨,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导轨上,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支撑板在导轨上实现沿着平行水流方向来回移动;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安装板,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安装板在支撑板的水平垂直水流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安装板下方还设置有穿过支撑板中部的长条槽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固定有流速测量仪,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伸缩件的长度可调。
优化的,系统还包括模拟河道的水槽,所述水槽内不同位置设置有使水槽底部凹凸不平的阻流件。
优化的,所述支撑组件在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挡光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仪和用于测量水深的超声波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发射的红外光水平发射到挡光件上,用于测量流速测量仪在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超声波测距仪和流速测量仪位于所述伸缩件的下端部。
优化的,所述导轨沿着长度方向上依次阵列有多个限定支撑板单次运行距离的第一限位件,所述支撑板沿着长度方向上依次阵列有多个限定安装板单次运行距离的第二限位件。
优化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定高度的枕木。
优化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在凹槽内滚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凹槽内设置有匹配的凸起和凹陷单元,凸起或凹陷单元沿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优化的,所述流速测量仪为光学螺旋桨流速仪。
优化的,系统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与安装板形成放置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的腔体。
优化的,所述阻流件为砂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控制组件通过控制驱动组件控制测距组件和流速测量仪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并且测距组件能够实时的对流速测量仪进行定位,还可以实现流速测量仪的设定精度范围内运动。
(2)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流速测量仪在流体上方实现三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3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