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2914.9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李一飞;司锋利;金永刚;刘志强;祝艳伟;王敬东;张少田;安玉伟;高玉阁;高学良;王俊双;张宏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12 | 分类号: | B66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换辊起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和角度的调节,需要更换托辊时快速地顶起输送带,省时省力,节约了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火力发电厂的输送带多为EP200型以上的标号,输送带都较厚较宽且重量大,当需要更换胶带下方的托辊时作业难度大,更换检修作业时,需要三至四人利用撬棍等辅助工具将输送带翘起,拆下损坏的托辊,然后安装上新的托辊,有时需要钻到输送带下方进行更换作业,作业难度大,强度高,且用时较长,安全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人工支起输送带更换托辊作业,作业难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换辊起顶装置,包括底部的定位组件、中间的高度调节组件和顶部的上支撑杆,所述定位组件卡接在输送带底部的机架上,所述上支撑杆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上支撑杆的高度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可沿所述定位组件水平滑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下支撑横梁和两个卡板,所述卡板包括固定式卡板和活动式卡板,所述固定式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横梁的底面上,所述活动式卡板套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活动式卡板的顶部连接套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套装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式卡板和活动式卡板的具体设置为L形板,所述活动式卡板的L形板顶面上连接有与所述下支撑横梁滑动连接用的所述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组件、四个铰轴连接臂和高度调整丝杠,四个所述铰轴连接臂两个为一组对称排布,上方的两个上连接臂的顶端嵌入到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内并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一起;上方的两个所述上连接臂与下方的两个下连接臂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高度调整丝杠贯穿所述第二铰接轴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所述高度调整丝杠的非螺纹端设置为摇臂连接端,所述摇臂连接端上连接有手动摇臂;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底板、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所述底板可滑动的卡装在所述下支撑横梁上,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竖板的底端嵌入到所述底板的顶部U型槽中并通过连接销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的顶部,下方的两个所述下连接臂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铰轴铰接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整丝杠的摇臂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销,所述手动摇臂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连接卡销相匹配,实现快速拆卸式套接。
优选的,所述手动摇臂的手握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的套装在所述手动摇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2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虹吸式软水器
- 下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