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2421.5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岭;姚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43239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圈座 管夹 贴布 穿刺 脉管 中心静脉导管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盖板 绑带 竖板 通孔 管道连通 患者手臂 连通设置 一端设置 胶层 上盖 外周 圆孔 损伤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包括贴布、圈座、盖板、管道以及管夹,所述贴布的一侧设置有胶层,所述贴布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外周的所述贴布上设置有所述圈座,所述圈座上连通设置有所述管道,所述管道连通带有圆孔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管夹,所述圈座上盖合设置有盖板,所述圈座和所述管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圈座、所述管道以及所述管夹将设置于患者手臂穿刺处的中心静脉管的一端固定,保证中心静脉管与患者穿刺处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在使用中心静脉管时,不会对患者的穿刺处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是直接连通至大静脉中的血管内管,主要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大量快速输液输血、长期的药物营养供给以及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端延伸至病患的中心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的另一端经过穿刺延伸至病患的身体外,目前,延伸至病患身体外的中心静脉管往往是通过纱布以及固定胶带绑定的,医生在利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大量快速输液输血、长期的药物营养供给以及血液透析时往往会移动中心静脉导管延伸至病患身体外一端,而纱布以及胶带往往不能很好的将中心静脉管固定,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病患穿刺处之间发生错位移动,造成病患穿刺处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包括贴布,所述贴布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其中,
所述贴布的一侧设置胶层,所述贴布另一侧设置有圈座,所述圈座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外周,所述圈座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背离所述贴布的所述圈座的一侧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临近所述圈座的所述贴布上固定有设有圆孔的竖板,所述圈座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圆孔,背离所述圈座的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管夹,所述管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铰接于所述竖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夹板固定于所述竖板底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对侧均设置有凹槽,靠近所述竖板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半圆槽,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槽相对设置、拼成圆形通道,所述圆形通道连通所述圆孔和凹槽,远离所述竖板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二半圆槽连通所述凹槽与外部,所述第一半圆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内均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连接扣。
优选的,背离所述贴布的所述圈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圈座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固定圈的环形的插槽,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于所述插槽内侧的所述盖板上,所述固定圈插接于所述插槽。
优选的,所述圈座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绑带,两条所述第一绑带的端部设置有对应的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端部设置有对应的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端部,所述母扣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的端部,所述子扣扣接于所述母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对侧均包覆有胶垫。
优选的,所述贴布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2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置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介入手术用导丝插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