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效非晶态软磁合金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2044.5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罗雪辉;姜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芯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效非 晶态 合金 退火炉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效非晶态软磁合金退火炉,包括炉体结构,炉体结构固定在炉架上,炉架的固定在地面上,炉架的上部成型有水平的支撑面,支撑面连接炉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炉体结构包括有炉膛、炉胆、炉盖和加热层,所述炉膛是封闭的容器空间,在炉膛的内部套接设置炉胆,炉胆的内部设置有磁芯挂架,加热层外包在炉膛的外部,并且包围在炉膛的侧壁,在加热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罩,保温罩包围在炉膛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所述炉膛的顶端对应设置炉盖,顶面的保温罩位于炉盖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退火炉将磁场的线包分为了两个部分,使退火更均匀一致,提高了退火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态软磁合金的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双效非晶态软磁合金退火炉。
背景技术
非晶态软磁合金是指原子呈无长程序排布并具有优异软磁特性的合金。非晶态软磁合金按组成可分为铁基、钴基和铁镍基合金;按性能分为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型合金。非晶态软磁合金的特点是,具有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高的电阻率和低的铁芯损耗。此外它们还具有强的抗蚀性和好的力学性能。非晶态软磁合金主要采用熔体快淬工艺,最常用的是单辊快淬法。将熔融金属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辊轮上,急剧冷凝形成连续的条带,厚度一般为40~50μm。卷绕或叠片铁芯通常需经过低于晶化温度的退火。
非晶态软磁合金因其优异的软磁特性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作为非晶态软磁合金磁芯生产的重要环节——退火工艺直接影响着磁芯的软磁特性。目前非晶态软磁合金的退火方式有常规退火和磁场退火两种,磁场退火又分横向磁场退火和纵向磁场退火。现有退火工艺较为单一,常规退火,横磁退火,纵磁退火,只能取其一种。对于需要做两种磁场退火的磁芯来说,要分别经过两种磁场退火炉退火,生产工艺就变得繁琐,效率也变得低下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效非晶态软磁合金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结构,炉体结构固定在炉架上,炉架的固定在地面上,炉架的上部成型有水平的支撑面,支撑面连接炉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炉体结构包括有炉膛、炉胆、炉盖和加热层,所述炉膛是封闭的容器空间,在炉膛的内部套接设置炉胆,炉胆的内部设置有磁芯挂架,加热层外包在炉膛的外部,并且包围在炉膛的侧壁,在加热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罩,保温罩包围在炉膛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所述炉膛的顶端对应设置炉盖,顶面的保温罩位于炉盖的下部,所述保温罩的外侧还设置有横向加磁线圈,横向加磁线圈包围在炉膛的侧面,并且固定在炉架上,所述在炉膛的内部以及炉胆的底部设置有内循环结构,内循环结构由底部向炉胆的上方供风,所述横向加磁线圈分割设置为上下相分离的两部分。。本发明将常规退火炉,横向磁场退火炉和纵向磁场退火炉集成与一体,解决了现有生产设备投资大,占用场地大的问题,同时丰富了磁芯退火工艺。一体设备解决了多种退火工艺组合处理的难题,大大丰富了退火工艺的种类,一体退火炉可以同一炉里加横磁和纵磁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结构包括有内循环风机和内循环叶片,内循环风机固定在炉体结构下方的炉架上,内循环风机的主轴固定在炉体结构底部的中心,并穿过炉膛,内循环叶片连接在内循环风机主轴的端部,并且设置在炉胆中磁芯挂架的下方,内循环叶片的风力作用面朝向磁芯挂架。内循环结构的风机提供动力,在叶片产生对应的风力,将炉膛内部的气流进行稳定,提高退火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磁芯挂架包括有云母架和导电柱,导电柱插接在云母架上,云母架固定在炉胆的底部,导电柱上套接非晶态磁芯,相邻的导电柱之间首位相连,并且在炉膛的上端设置有引线接出口,所述导电柱的导线两端通过引线接出口接到炉膛外部的电源上。云母架和导电柱产生的电流会产生纵向的磁场,起到纵向磁场退火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加磁线圈的上下两部分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架与炉架进行固定连接。上下分离的两部的重量减少,并且便于吊装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芯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芯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2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内勘测无人机的智能照明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学习机玩具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