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热中空双层胆式碳纤维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1965.X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忠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8 |
代理公司: | 37108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加热器 加热器 进出水管道 辐射加热 加热方式 加热效率 能源消耗 双层管体 水电分离 水流方向 中空双层 传统的 积存 水垢 速热 置入 加热 | ||
一种速热中空双层胆式碳纤维加热器,摒弃了传统的置入液体式加热方式,采用内辐射加热及双层管体环形加热的方式,做到了水电分离,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还能通过选择不同的进出水管道,改变加热器内的水流方向,减少水垢的生成和积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速热中空双层胆式碳纤维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液体加热装置大多采用传统的置入式加热方式,比如得到普遍应用的加热元件“热得快”,就是在金属管内加装电热丝和防止电热丝与管壁相接触的绝缘材料,通过对电热丝的通电加热并将金属管放入液体之内进行热量散发,但置入式的加热方式无法保证水电分离,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能耗功率大、热损大,加热速率也较慢,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其加热效率还得不到显著提高。其余采用非置入式的加热器,由于是单一水流的进出,也在使用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加热器一端水垢积存严重,并且仅因为一端堵塞致使水路不通无法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热中空双层胆式碳纤维加热器,摒弃了传统的置入液体式加热方式,采用内辐射加热及双层管体环形加热的方式,做到了水电分离,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还能通过选择不同的进出水管道,改变加热器内的水流方向,减少水垢的生成和积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速热中空双层胆式碳纤维加热器,包括相互套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位于第二管体内部,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点固定到第一管体的外壁上,在第二管体内壁与第一管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加热层,其中第一管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碳纤维电热丝,碳纤维电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金属电极,第一管体的两端均设有加封头,其内部呈真空状态,所述金属电极经由加封头穿出第一管体,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位置处均竖直设有通水管,通水管均通入环形加热层。
所述第一管体两端的加封头均为扁平状,金属电极与加封头之间设有橡胶封堵,所述橡胶封堵包裹在加封头的两侧。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均匀镀有一层防外辐射镀层膜或包裹有铝箔带。在所述第二管体外周两端安装通水管的位置处均设有进出水管道选择装置和定位旋转装置,所述进出水管道选择装置包括第一环形套,第一环形套的一端处设有定位螺钉,第二管体的外周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定位环形沟槽,所述第一环形套套装在第二管体的外周,在第一环形套内部的上侧开设第一竖孔,第一环形套内部的下侧开设第二竖孔,在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圈,分别对应于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的位置,在第一环形套上固定安装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竖孔,经过第二管体的旋转,第三竖孔能与第一竖孔或第二竖孔相通,且第二管体两端位置处的两个第三竖孔所处的位置在第二管体内径圆周上相差度,所述定位旋转装置安装在进出水管道选择装置的一侧,包括固定在第二管体外周的第二环形套,第二环形套的外周安装有第三环形套,第二环形套上设有固定键,第三环形套的内壁上设有与固定键相配合的键槽,第二环形套的前端与第三环形套内壁之间留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弹簧,所述弹簧始终有使第三环形套远离第二环形套并压向第一环形套的趋势,在所述进出水管道选择装置和定位旋转装置相接触的位置处,第一环形套的端面上设有定位块,第三环形套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孔在第三环形套的端面内上下布置,压缩弹簧,旋转第三环形套,能依次带动第二环形套和第二管体转动,以选择两端位置的第三竖孔与第一竖孔还是第二竖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忠,未经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1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热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