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951.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杨磊;陈兵;范亚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土 生态 河床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在河道底部设置的硬质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硬质基底两侧的护坡,所述硬质基底是上设置有抗渗层,所述抗渗层包括粘土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土层的上的无纺布;所述抗渗层的上方设置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植被层;所述粘土层的两侧设置有压布结构。各粘土层之间相互隔离,提高粘土层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河道整治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产物,是由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质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广泛,种类繁多,藏量丰富,是一种实用的自然资源。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1794053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河床基底层;粘土层,位于所述河床基底层上,所述粘土层为多层结构;保护层,位于所述粘土层上。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多层粘土层之间相互堆砌,当最上层粘土发生流失现象时,会带着下层的粘土也发生流失现象,粘土层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各粘土层之间相互隔离,提高粘土层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在河道底部设置的硬质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硬质基底两侧的护坡,所述硬质基底是上设置有抗渗层,所述抗渗层包括粘土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土层的上的无纺布;所述抗渗层的上方设置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植被层;所述粘土层的两侧设置有压布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粘土层上设置无纺布,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刷对粘土层造成水土流失;且在抗渗层的上方设置砂垫层,可以当河床上有大量水时,水的作用力会作用在砂垫层上,砂垫层会分解水的作用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水流对粘土层造成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布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粘土层侧边压布槽,所述压布槽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无纺布的靠近所述无纺布的侧边延伸有延伸布;所述无纺布的侧边平放在所述压布槽的底部,所述延伸布放入在所述底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无纺布的侧边平放在压布槽的底部,以及将延伸布放入底槽中,再将粘土回填至底槽和压布槽中,使得粘土对底槽中的延伸布进行压紧,以及压布槽内的粘土再次对压布槽内的无纺布进行压紧,进而可以保证无纺布不会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渗层为多层,多层所述抗渗层层叠于所述硬质基底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层的抗渗层,可以进一步减少河床上的水与地下水发生接触,提高了河床的抗渗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土层的厚度为20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200mm厚度的粘土层可以保证粘土层的抗渗能力,减少因较薄的粘土层发生分解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土层的压实度大于9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粘土层的压实度设置为大于90%,可以使得粘土层的密度变大,进而可以提高粘土层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被层中含有卵石,所述卵石的粒径为30~7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卵石的设置可以起到河床的防冲刷作用,减少水流对粘土层的冲刷,提高了粘土层的稳定性;此外,卵石的粒径选择为30~70mm,不仅可以起到河床的防冲刷作用,还可以为河床内的生物提供遮蔽场所,提高了栖息地的多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排水系统
- 下一篇:航母舰载机惯性物理转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