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921.5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琴;陈山林;刘波;王聪;赵斌;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包括植骨器本体,植骨器本体所述由套筒和推芯构成;所述推芯的一端插入所述套筒;所述推芯的另一端设有限深卡托,所述限深卡托的另一端设有推芯指环,所述套筒上设有植骨槽,所述植骨槽与所述套筒的内部相通;所述套筒的一端部设有两个套筒指环,两个所述套筒指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关节镜下简便、高效的进行关节内植骨。利用关节镜的操作孔进行植骨,契合了关节镜手术微创的目的。不仅减轻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更快的康复,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骨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属于骨科植骨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骨折。以往治疗关节内骨折,为了显露骨折端,需要切开关节囊,对关节的组织结构损伤较大。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有一部分关节内骨折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和固定,使得对关节组织结构的损伤大为减轻。但是对于需要植骨的一部分关节内骨折,由于关节镜手术器械的局限性,无法在微创的条件下进行简便、高效的植骨,需要扩大切口或者在其他位置做新的大切口,以显露骨折端来植骨。如此,不仅增加了手术创伤、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了康复时间,也因新的切口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有违关节镜手术微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能够在关节镜下简便、高效的进行关节内植骨。利用关节镜的操作孔进行植骨,契合了关节镜手术微创的目的。不仅减轻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更快的康复,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包括植骨器本体,植骨器本体所述由套筒和推芯构成;所述推芯的一端插入所述套筒;所述推芯的另一端设有限深卡托;所述限深卡托的另一端设有推芯指环,所述套筒上设有植骨槽,所述植骨槽与所述套筒的内部相通;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两个套筒指环,两个所述套筒指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侧。植骨器外形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推芯和套筒贴合紧密且推拉流畅,其横截面呈椭圆形。
所述套筒的一端为水平横断面,另一端为斜断面。
所述植骨槽为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漏斗,椭圆状,用于盛放移植骨,其底部与套筒连续并相通;所述推芯设置在植骨槽的下方,通过推芯的移动来调节漏斗底部与套筒连接口开放的大小,并控制移植骨进入套筒的量。
所述套筒指环为椭圆形,放置操作者的示指和中指,用于操作套筒。
所述推芯指环放置操作者的拇指,用于操作推芯的进退。
所述推芯指环通过限深卡托与推芯相连续。
所述限深卡托的大小、形状与所述套筒相对应,可防止推芯过度深入。
所述推芯的另一端也为斜断面,实心。其长度比所述套筒略长,既可避免推芯短小导致移植骨残留在套筒内造成浪费,也有利于植骨时进行加压植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在关节镜下简便、高效的进行关节内植骨。利用关节镜的操作孔进行植骨,契合了关节镜手术微创的目的。不仅减轻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更快的康复,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该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高效、效果确切、操作规程标准化,达到了发明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侧全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关节镜下关节内植骨器套筒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年糕食品加工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矿粉进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