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900.3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杨磊;陈兵;范亚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包括基层、叠层铺设于基层上的路面板块层、设置于路边缘且盖设有下水道盖板的下水口,下水口下方设有排水槽;排水槽靠近路边缘的一侧且位于排水槽侧面中间的位置,沿排水槽深度方向间隔开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槽靠近路边缘的一侧设有蓄水槽;蓄水槽远离排水槽的一侧设有路缘石;路缘石与蓄水槽贴合的侧面开有第一排水口;路缘石靠近下水口一侧且位于路面板块层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口;路缘石下方开设有通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能有效减小雨水洪峰时间的排水压力,排水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采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主要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为主。但这些透水材料孔隙的阻塞及其维护与恢复等方面研究尚比较缺乏,使得对于透水材料的使用寿命、建设与维护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尚缺乏成熟的参考依据。因此,在透水路面材料的透水能力下降时,如何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功能成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目前,公告号为CN101649592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所述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透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路面排水沟槽;所述路边排水部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与所述路面排水部相邻的透水路沿石,以及所述透水路沿石下方的路边排水沟槽;所述透水路沿石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强化层,所述透水表层中含有透水材料,所述透水强化层与所述透水表层内表面相邻接:所述透水强化层内具有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雨水快速的透过较薄的透水表层后即可被排走,保障了车辆的正常交通和行人通行,但存在以下缺陷:在降雨量大、降雨速率超过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时,雨水不能从路面中间部分的透水层渗透下去,会形成大量积水,不能满足超大雨量时的排水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其能有效减小雨水洪峰时间的排水压力,排水性能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包括基层、叠层铺设于基层上的路面板块层、设置于路面板块层的路边缘且盖设有下水道盖板的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下方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靠近路边缘的一侧且位于排水槽侧面中间的位置,沿排水槽深度方向间隔开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槽靠近路边缘的一侧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远离排水槽的一侧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与蓄水槽贴合的侧面开有第一排水口;所述路缘石靠近下水口一侧且位于路面板块层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路缘石下方开设有通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槽的一侧设置蓄水槽,有利于缓解内涝,通过将排水槽与蓄水槽连通的排水孔设置在排水槽靠近路边缘的一侧且位于排水槽侧面中间的位置,避免从下水口进入排水槽的雨水中有较大的杂质堵塞住排水孔,也防止排水孔位置过高导致排水槽内的雨水漫出下水口;在蓄水槽远离排水槽的一侧设置于蓄水槽连通的路缘石,路缘石与蓄水槽连通的侧面开设第一排水口,缓解排水压力,使得排水效果更加有效;在路缘石伸出路面的一截设置第二排水口,防止雨水汇集过大漫入其他地方,将一部分雨水从第二排水口引入排水系统;在路缘石下方开设与排水管连通的通水口,实现将从下水口和从路缘石流入的雨水通过排水管引入城市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缘石底部设置有渗水部;所述渗水部上方与路缘石底部抵接,渗水部下方伸入到基层中部的位置;所述渗水部与透水层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滤水孔;所述渗水部与基层抵接的侧面和底面设有第二滤水孔;所述渗水部靠近排水管的一侧且位于渗水部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滤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智能剪枝机器人
- 下一篇: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