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自动贴条形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80297.9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甘国滨;吴进良;孙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丹达(重庆)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C9/18 | 分类号: | B65C9/18;B65C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赵晨宇 |
| 地址: | 4015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自动 条形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自动贴条形码装置,工作台上水平设置有上料传送带以及用于带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动作的传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粘贴机构,所述粘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中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条形码带,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缓冲辊、压紧机构、剥离板、从动辊和收底纸辊,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机构带动所述收底纸辊转动,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取贴头以及用于带动取贴头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取贴头与负压机构连接设置。本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贴条形码,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自动贴条形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贴条形码,条形码可以包含诸多信息,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的对产品贴条形码一般是人工进行,效率低,在粘贴过程中,每个产品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位置以及方向均不相同,这对后期对产品进行信息采集归类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对工件贴条形码,自动化程度度,效率高,位置准确的工件自动贴条形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自动贴条形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水平设置有上料传送带以及用于带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动作的传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治具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粘贴机构,所述粘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中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条形码带,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缓冲辊、压紧机构、剥离板、从动辊和收底纸辊,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机构带动所述收底纸辊转动,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取贴头以及用于带动取贴头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取贴头与负压机构连接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将待粘贴条形码的产品放置在治具上,然后人工将治具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利用传动机构带动上料传送带运动,利用限位机构对治具进行限位,之后粘贴机构动作。转盘上安装有条形码带,第一驱动电机动作,带动收底纸辊转动,对底纸进行卷收,从而带动条形码带转动,使得剥离板对条形码纸进行剥离,利用缓冲辊进行缓冲,之后利用压紧机构将条形码带压紧,负压机构动作,动力机构带动取贴头向下运动,对剥离的条形码纸进行吸附,之后动力机构带动取贴头运动至治具上的产品上方,利用动力机构带动取贴头下降,负压机构停止动作,利用取贴头将条形码纸压紧在产品上,之后限位机构打开,上料传送带对治具进行运输,完成贴条形码动作。本装置可以自动上料,并进行粘贴条形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两端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通过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中一个传动辊中间设置的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这样,第二驱动电机动作,带动传动辊转动,进而带动上料传动带动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上方,所述龙门架上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挡块。
这样,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挡块向下运动,对治具进行阻挡限位,在粘贴条形码之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挡块向上运动,解除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丹达(重庆)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斯丹达(重庆)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学的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新型打火机燃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