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272.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吴贵强;刘阳;曾令勇;徐剑峰;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叉神经 半月 节球囊 压迫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属于医用耗材领域。该穿刺导板包括安装板和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成型的具有穿刺导向部的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弹性带,所有弹性带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弹性带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的截面呈T形;安装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患者后脑勺的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两侧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安装部配合的卡槽,板体远离第一凹槽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部端部的第二凹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耗材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及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其中,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以其创伤小,费用低,可反复实施等优点,被众多患者及医生推崇。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穿刺准确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是该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该穿刺技术需要较多的经验积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年轻医生往往无法准确进行穿刺。
目前有采用计算机技术与患者CT数据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的具有穿刺导向部的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穿刺导板,能够解决穿刺准确性的问题。但是手术时,这些穿刺导板通常需要主刀医生之外的辅助人员人用手部将穿刺导板固定在患者面部,也就需要主刀医生和辅助人员同时集中注意力,从而手术的风险性仍然较高,并且主刀医生和辅助人员需要同时暴露在辐射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手术时,无需辅助人员用手部固定的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其包括安装板和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成型的具有穿刺导向部的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弹性带,所有弹性带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弹性带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的截面呈T形;安装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患者后脑勺的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两侧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安装部配合的卡槽,板体远离第一凹槽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部端部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穿刺导向部包括与本体连接的第一导向件和与第一导向件插接式连接的第二导向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时,利用本体上的第一凹槽将患者后脑勺与安装板接触,此时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将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放置在患者面部的合适位置。由于安装部通过弹性带与本体连接,利用安装部和板体上的卡槽及第二凹槽即可将穿刺导板固定在患者面部。
并且由于安装部的截面呈T形,使得其安装在卡槽上后,在弹性带的约束下,安装部不会自动脱出,从而确保了穿刺导板的稳固固定。因此,手术时,无需辅助人员用手部将穿刺导板固定在患者面部,医生和辅助人员无需同时暴露在辐射下。
同时卡槽的数量为多个,通过选择合适位置的卡槽安装安装部,即可使得利用弹性带与固定部结合的固定方式能够适用于头部尺寸各异的患者,从而确保了穿刺导板固定的适应性,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板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1、本体;2、穿刺导向部;3、弹性带;4、安装部;5、板体;6、卡槽;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未经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换电池包容量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的自动化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