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9670.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继;林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备领域,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连接的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前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填料层和第一液碱层,前吸收塔填料层与第一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后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后吸收塔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协同作用,管路分布合理,在合理分配使用液碱的同时,还能保证尾气处理效果,并有效得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目前,较多的化工行业,例如污水处理、造纸、石油加工、化肥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以及某些化工原料制造等行业接触硫化氢较多,为了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安全生产,就需要通过吸收装置对生产过程中含硫化氢尾气进行吸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吸收塔之间协同处理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其公告号CN201098601,其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和硫化钠储槽,所述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安装在硫化钠储槽的上方,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的上方与硫化钠储槽的底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中设有循环泵,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的底部与硫化钠储槽的顶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底部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该连通管道中设有抽风机,所述硫化钠储槽内装有硫化钠溶液。然而该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只是简单地将吸收塔与硫化钠储槽连接,吸收效果不甚理想,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目前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吸收塔之间协同处理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吸收塔协同作用的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连接的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所述前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填料层和第一液碱层,所述前吸收塔填料层与第一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且设于第一液碱层底部的第一液碱出口通过第一循环阀门以及第一循环泵与第一喷淋层侧壁的第一喷淋口管路连通;所述后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所述后吸收塔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且设于第二液碱层底部的第二液碱出口通过第二循环阀门以及第二循环泵分别与第二喷淋层侧壁的第二喷淋口及前吸收塔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9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性能高的智能马桶用触摸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