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模块化框架式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78558.3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东;陆明雄;吕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2 | 分类号: | B62D21/12;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模块化 框架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模块化框架式车架,包括下车架、前端模块、后端模块;前端模块与下车架前端固定连接,后端模块与下车架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模块与后端模块均设有上车身安装口,安装口的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上车身模块化安装需求。所述前端模块可拆卸,使前端模块下方空间可以利用并且方便前期装配与后期车辆维修。本实用新型为模块化平台化,提供一个通用化车身骨架平台,可搭配不同的上车身,实现车型模块化开发,并且良好的碰撞吸能结构和多传递路径,保证乘员舱的安全;能够支持不同车型的拓展,轻量化设计优异,采用框架式结构,可用型材加工生产,不需要费用高昂的冲压模具和焊接工装,强度、刚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模块化框架式车架。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汽车车身,均采用钢板冲压再焊接而成,技术复杂,工艺繁琐且需要巨大的冲压模具和焊接工装等投入;且一经设计定型,因涉及到冲压模具和工装,改型改款十分不易;转至新能源行业,油改电的做法很普遍,由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钣金车身不适合快速迭代和中期改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拆卸模块化框架式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化框架式车架,包括下车架、前端模块、后端模块;前端模块与下车架前端固定连接,后端模块与下车架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下车架包括前斜梁、侧纵梁、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后斜梁、第三横梁、尾梁、主纵梁和第一横梁。所述主纵梁位于车身中轴线上,所述侧纵梁关于主纵梁平行布置于主纵梁两侧,所述前斜梁、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后斜梁均对称布置于主纵梁两侧。所述前斜梁前端与主纵梁前部固定连接,前斜梁后端与侧纵梁前端固定连接,侧纵梁后端与后斜梁前端固定连接,后斜梁后端与主纵梁后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纵梁前端与所述第一横梁中部固定连接,主纵梁后端与所述尾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后横梁均与主纵梁垂直设于主纵梁与侧纵梁之间,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前横梁的内侧均与主纵梁中部固定连接,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前横梁的外侧均与侧纵梁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前端模块包括前模块后横梁、第二横梁、前模块竖梁、前模块安装支架、前模块后斜梁、前模块前横梁和前模块前斜梁;所述前模块竖梁、前模块后斜梁和前模块前斜梁均关于主纵梁对称布置于主纵梁两侧,前模块前斜梁下端与第一横梁两侧固定连接,前模块前斜梁上端与前模块后斜梁上端固定连接,前模块后斜梁下端与前斜梁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模块竖梁下端与前模块后斜梁下部螺栓固定连接;前模块竖梁上端与所述前模块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前模块后横梁设有上车身安装口;所述前模块前横梁两端与前模块后斜梁上部螺栓固定连接;前模块前横梁与前模块后横梁之间设有若干前模块安装支架,前模块安装支架前端与前模块前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与前模块后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后端模块包括后模块前斜梁、后模块前横梁、后模块后斜梁、后模块后横梁、后模块竖梁。所述后模块前斜梁、后模块后斜梁和后模块竖梁均关于主纵梁对称布置于主纵梁两侧,后模块前斜梁下端与后斜梁固定连接,后模块后斜梁下端与尾梁固定连接,上端与后模块前斜梁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后模块前横梁设有上车身安装口,后模块前横梁两端与后模块前斜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模块竖梁下端与后模块后斜梁下端固定连接,后模块竖梁上端与后模块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模块后横梁设有上车身安装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架还包括前加强梁、后加强梁和前部加强块;前加强梁、后加强梁和前部加强块对称设置在主纵梁两侧,所述前部加强块为直角三棱柱结构,一侧直角面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另一侧直角面与主纵梁固定连接,构成三角加强结构;所述前加强梁和后加强梁均设于主纵梁与侧纵梁之间,前加强梁前端与侧纵梁前部固定连接,前加强梁后端与主纵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加强梁后端与侧纵梁后部固定连接,后加强梁前端与主纵梁中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网印刷用刮板上料装置
- 下一篇:钢丝圈缠绕机用覆胶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