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铝塑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411.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9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福;李志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广麟材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095;B32B15/20;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7/1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21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铝塑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铝塑膜,由上至下依次由共挤层、第一粘合层、铝箔层、第二粘合层和聚丙烯薄膜层组合成一体。所述共挤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聚4‑甲基戊烯层、热熔胶层、聚酰胺薄膜层,是利用聚4‑甲基戊烯(TPX)通过热熔胶和聚酰胺PA共挤吹塑制备出来的共挤膜来实现耐电解液的性能,TPX层提供耐电解液性能,聚酰胺层提供冲深及抗穿刺性能。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了现有的锂电池电解液外包装材料易腐蚀及液体渗漏的缺陷,其安全可靠,硬度较柔软,经久耐用,便于装配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铝塑膜。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摄像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锂离子电池作为常用的二次电池,其用量也将大幅度提升。锂电池是由正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极耳、隔膜和外包装材料等构成。由于所用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基甲基酯等具有强极性的溶剂;同时,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六氟硼酸锂等可与水反应而生成氢氟酸。当电解液滴在铝塑膜外表面时,空气中的水分会与电解质接触产生的氢氟酸,氢氟酸随电解质溶剂渗透到铝塑膜表面的尼龙膜中,会很快腐蚀尼龙膜,造成铝塑膜发白、翘边等外观或安全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锂电池所用的铝塑膜主要采用的结构为,干法的结构大多为PET/粘合剂/PA/粘合剂/AL/粘合剂/CPP或PET/粘合剂/PA/粘合剂/AL/MPP/CPP。以上结构铝塑膜所用的PET比较硬,会影响铝塑膜的冲深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铝塑膜,以克服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铝塑膜,由上至下依次由共挤层、第一粘合层、铝箔层、第二粘合层和聚丙烯薄膜层组合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共挤层的厚度为28~45μm。
所述共挤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聚4-甲基戊烯层、热熔胶层、聚酰胺薄膜层。
优选的,所述聚4-甲基戊烯层的厚度为10~15μm。
优选的,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3~5μm。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层的厚度为15~25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合层为聚氨酯或柔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厚度为3~5μm。
优选的,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35~40μm,且为双面钝化液处理后的铝箔。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合层为聚氨酯或柔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厚度为3~5μm。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40~8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铝塑膜,其中,共挤层利用聚4-甲基戊烯(TPX)通过热熔胶和聚酰胺PA共挤吹塑制备出来的共挤膜来实现耐电解液的性能,TPX层提供耐电解液性能,聚酰胺层提供冲深及抗穿刺性能。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了现有的锂电池电解液外包装材料易腐蚀及液体渗漏的缺陷,其安全可靠,硬度较柔软,经久耐用,便于装配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共挤层 11聚4-甲基戊烯层 12热熔胶层
13聚酰胺薄膜层 2第一粘合层 3铝箔层
4第二粘合层 5聚丙烯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广麟材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广麟材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居民住宅楼直饮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