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热筒式电暖桌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389.3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2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张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凌达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A47B31/02;A47B97/00;F24D13/02;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热筒式电暖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热筒式电暖桌,包括:托盘,托盘位于桌面下方其下表面开设有暖风口,托盘贯穿其侧壁开设有进风口;筒式暖风机,筒式暖风机包括聚热筒、发热元件和风机,聚热筒安装于暖风口内并与托盘连接;聚热筒的中心区域设置有风机座,风机安装于风机座上;发热元件设置于风机座和聚热筒的内侧壁之间,风机的风扇旋转面与发热元件位置对应。通过将风机和发热元件设置于桌面下方的托盘内,有效提升了设备工作时的安全性,通过聚热筒可以将热量聚集并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力向下吹出,制热速度快,取暖效果好,用户使用时全身都可以感觉到热风,克服了只有被热辐射的身体部位发热、身体其余位置仍然发冷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聚热筒式电暖桌。
背景技术
电暖桌又称电取暖桌,是集桌子和取暖器为一体的新型取暖器具;目前电暖桌主要分为电陶炉电暖桌、电暖茶几、电暖餐桌、电暖书桌、电暖麻将桌几种。现有的取暖桌多采用取暖部件设置于桌腿内侧或桌面下方靠近桌面边缘区域的技术方案,通电工作时不能保证用户由于不小心触碰取暖部件而导致烫伤;另外,现有的取暖桌的取暖速度较慢,往往开启取暖开关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室内变暖,使用时,人们通常只能感觉到被发热元件辐射的位置温暖,身体其余位置仍发冷;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较好、取暖效果好、制热速度较快的电暖桌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热筒式电暖桌,电暖桌包括桌面和桌腿,包括:
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所述桌面下方且其上端边缘与所述桌面边缘固定连接,或其上端边缘与所述桌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盘的下表面开设有暖风口,所述托盘贯穿其侧壁开设有进风口;
筒式暖风机,所述筒式暖风机包括聚热筒、发热元件和风机,所述聚热筒的外侧壁与所述暖风口的形状适配,所述聚热筒安装于所述暖风口内并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聚热筒的中心区域设置有风机座,所述风机座与所述聚热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风机座上;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风机座和所述聚热筒的内侧壁之间并与所述聚热筒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风扇旋转面与所述发热元件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风机和发热元件设置于桌面下方的托盘内,有效提升了设备工作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聚热筒可以将热量聚集并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力向下吹出,制热速度快,取暖效果好,热能损失少,用户使用时全身都可以感觉到热风,克服了只有被热辐射的身体部位发热、身体其余位置仍然发冷的技术难题,具有良好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覆盖设置于所述聚热筒的下方,所述防护网罩与所述聚热筒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通过加装防护网罩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防止用户不小心将手伸入聚热筒内触碰发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聚热筒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护网罩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桌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桌面的正下方。
使用时,用户可将鞋脱掉,将双脚放在底座上取暖,这对于取暖高需求的地域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贵州区域,电暖桌是家庭必备产品,电暖桌能够提供一处供双脚放置的区域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风机和发热元件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桌面上表面,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风机和发热元件电连接。
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电机和发热元件,其原理与火锅桌上的温度控制面板大致相同,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发热元件的温度以及风力大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凌达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凌达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