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挺括型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7940.2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凉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5/18;B32B5/24;B32B3/08;B32B33/00;B65H75/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挺括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挺括型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第一卡箍机构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吸水海绵,且吸水海绵的内壁固定粘接有活性炭保护棉,所述活性炭保护棉的内部均匀的布置有活性炭,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套设安装在针织面料本体的外壁左侧,所述第一卡箍机构的外壁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焊接在第二卡箍机构的外壁,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栓接有第二弹性伸缩绳。该挺括型针织面料中,因涤纶面料层的挺括性极佳,在针织面料中加入涤纶面料层,使得该面料整体处于挺括的状态,亦避免该面料在穿戴的过程中贴服在人体上,以利于增加该面料的使用舒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挺括型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目前针织面料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目前的针织面料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使用者穿戴过程中,易因出汗问题粘附在身体上,使得该针织面料的使用舒适性能不佳;第二:大批量的针织面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占地面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挺括型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挺括型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本体、第一卡箍机构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针织面料本体的内壁固定粘接有吸水海绵,且吸水海绵的内壁固定粘接有活性炭保护棉,所述活性炭保护棉的内部均匀的布置有活性炭,且活性炭保护棉和吸水海绵之间固定安装有均横管,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套设安装在针织面料本体的外壁左侧,且针织面料本体的外壁右侧套设安装有第二卡箍机构,所述第一卡箍机构的外壁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栓接有第一弹性伸缩绳,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焊接在第二卡箍机构的外壁,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栓接有第二弹性伸缩绳。
优选的,所述针织面料本体包括上针织面料层、天然棉纤维面料层、涤纶面料层和下针织面料层,且上针织面料层的顶端固定粘接有天然棉纤维面料层,并且天然棉纤维面料层的顶端固定粘接有涤纶面料层,同时涤纶面料层的顶端固定粘接有下针织面料层。
优选的,所述上针织面料层、天然棉纤维面料层、涤纶面料层和下针织面料层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吻合,且上针织面料层、天然棉纤维面料层、涤纶面料层和下针织面料层两两之间依次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保护棉和吸水海绵之间无缝贯穿安装有均横管,且均横管为等间距布置,并且均横管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活性炭保护棉和吸水海绵的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机构包括第一卡箍环、第二卡箍环和卡箍海绵,且第一卡箍环的末端螺钉连接有第二卡箍环,并且第一卡箍环和第二卡箍环的内壁均固定粘接有卡箍海绵,同时卡箍海绵的内壁与针织面料本体的外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伸缩绳在第一卡箍机构的外壁均呈等间距布置,且第一弹性伸缩绳的末端固定粘接有安装块,并且安装块为“凸”字型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绳和第一弹性伸缩绳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二弹性伸缩绳的末端固定粘接有锁块,并且锁块为“凹”字型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7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烹煮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铁碳填料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