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7813.2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钊培;袁劲桢;何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雄鑫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28 |
代理公司: | 61242 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进水口连接 深度处理 景观区 潜流区 表流 本实用新型 缓冲配水区 复合 氨氮 去除 富营养化水体 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深度处理 反硝化处理 污水 二次污染 管理方便 人工湿地 挺水植物 厌氧环境 运行成本 运行稳定 总氮去除 含氧量 达标水 磷富集 能力强 排出 总磷 修复 美化 景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增加污水含氧量的缓冲配水区;用于去除污水中氨氮、总磷的复合潜流区;缓冲配水区的出水口与复合潜流区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在厌氧环境中进行反硝化处理,进行总氮去除的深度处理区;复合潜流区的出水口与深度处理区的进水口连接;用于氨氮再次去除,及碳源处理的表流景观区;深度处理区的出水口与表流景观区的进水口连接,表流景观区的出水口排出达标水。本实用新型利用挺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氮、磷富集能力强、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美化景观等优点,使得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是一套很成熟的工艺,但现在技术仅仅只停留在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层面上,针对现在环境越来越恶劣,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也在逐渐加大对污水污染的治理,必须考虑污水处理设施的深度处理能力,不仅使污水处理后能达到一级A标准,更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存在的处理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配水区、复合潜流区、深度处理区以及表流景观区;
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流入所述缓冲配水区的进水口,所述缓冲配水区用于增加污水含氧量;
所述缓冲配水区的出水口与所述复合潜流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复合潜流区用于去除污水中氨氮、总磷;
所述复合潜流区的出水口与所述深度处理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复合潜流区用于在厌氧环境中进行反硝化处理,进行总氮去除;
所述深度处理区的出水口与所述表流景观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表流景观区用于氨氮再次去除及碳源处理,所述表流景观区的出水口排出达标水。
进一步,所述缓冲配水区包括处理区和配水井,所述处理区安装增氧曝气机,用于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进行预曝气处理,处理区的出水口与配水井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复合潜流区包括两条平行的湿地线路,所述湿地线路由多个湿地连接组成,所述配水井的出水口分别与每条湿地线路的首位湿地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复合潜流区为连续垂直下行流,所述复合潜流区中在每个湿地的进水口处富氧,并从每个湿地的出水口下端出水;所述复合潜流区的湿地种植挺水植物。
进一步,所述深度处理区包括两个湿地,两个湿地的进水口分别与复合潜流区中每条湿地线路的末位湿地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深度处理区为垂直上行流,自上而下依次为好氧区、缺氧区及厌氧区,从湿地的进水口下部进水,并在厌氧区中进行反硝化处理;所述深度处理区的湿地采用多层基质,所述多层基质从下至上依次为沸石层、空心砖层、粉煤灰层及高炉渣层,所述深度处理区的湿地种植挺水植物。
进一步,所述表流景观区包括湿地和出水集水井,所述表流景观区的湿地的进水口与深度处理区的两个湿地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表流景观区的湿地的出水口与出水集水井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集水井的出水口达标排放水;所述表流景观区的湿地种植挺水及浮水植物。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雄鑫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雄鑫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7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