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卸载位置防撒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7434.3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路;马雷;苗宇;姚尧;倪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26 | 分类号: | B66B17/26;B66B17/32 |
代理公司: | 11491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766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轴 箕斗 拉杆 油缸 滑道 舌板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井筒 铰接 防撒煤装置 井筒装备 控制舌板 矿井粉尘 煤矿立井 提升系统 卸载位置 支架安装 支架顶部 转动支撑 伸缩杆 翻转 伸缩 缸体 立板 支架 填充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卸载位置防撒煤装置,包括位于箕斗和滑道之间的舌板以及用于控制舌板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舌板固定在横轴上,所述横轴转动支撑在两块立板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油缸和拉杆;所述支架安装在箕斗旁,所述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支架顶部,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与拉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横轴相连;通过所述油缸的伸缩带动拉杆旋转,从而转动横轴,横轴的转动使得舌板在箕斗和滑道之间翻转,用以填充箕斗和滑道之间的缝隙,避免煤通过间隙落入井筒。本实用新型避免撒煤直接进入井筒,保护井筒装备的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矿井粉尘来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立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卸载位置防撒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立井系统是煤矿原煤提升通道,原煤在工作面生产,由主运皮带运至井底煤仓,煤仓经给煤机、皮带运至定量斗内,箕斗到达装置位置后,定量斗扇形门打开,原煤进入箕斗。启动提升机,将箕斗提至卸载位置,然后开闭器打开箕斗扇形门,原煤进入井口煤仓,完成一个提升循环。
但是在卸载位置,箕斗与煤仓入口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间隙,造成箕斗卸煤时,撒煤较多,造成了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威胁了井筒装备的安全,同时也增加的了主井底的维护工作量。对主井卸载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减少井筒撒煤,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卸载位置防撒煤装置,避免撒煤直接进入井筒,保护井筒装备的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矿井粉尘来源。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卸载位置防撒煤装置,包括位于箕斗和滑道之间的舌板以及用于控制舌板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舌板固定在横轴上,所述横轴转动支撑在两块立板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油缸和拉杆;所述支架安装在箕斗旁,所述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支架顶部,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与拉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横轴相连;通过所述油缸的伸缩带动拉杆旋转,从而转动横轴,横轴的转动使得舌板在箕斗和滑道之间翻转,用以填充箕斗和滑道之间的缝隙,避免煤通过间隙落入井筒。
进一步,所述油缸通过液压电磁阀与PLC控制器输出端相连,通过PLC控制器的发出的指令实现油缸的伸缩。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前侧间隔设有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拉杆的外侧面安装有信号发生器;两个信号接收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输出端又与箕斗扇形门控制系统相连;箕斗运行到位,PLC控制器控制油缸伸出带动拉杆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拉杆顺时针转动横轴,横轴的转动使得舌板伸出,舌板伸出到位后,此时,信号接收装置Ⅰ将测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箕斗扇形门打开信号;卸煤结束后,PLC控制器控制油缸缩回带动拉杆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拉杆逆时针转动横轴,横轴的转动使得舌板收回,舌板收回到位后,此时,信号接收装置Ⅱ将测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箕斗运行信号。
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Ⅰ由安装板Ⅰ和固定在安装板Ⅰ上的信号接收开关Ⅰ组成。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Ⅰ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长圆孔,所述接收开关Ⅰ上设有外螺纹,通过螺帽将接收开关Ⅰ固定在长圆孔中。
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Ⅱ由安装板Ⅱ和固定在安装板Ⅱ上的信号接收开关Ⅱ组成。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Ⅱ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长圆孔,所述接收开关Ⅱ上设有外螺纹,通过螺帽将接收开关Ⅱ固定在长圆孔中。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内顶面通过多个螺栓安装有耳板Ⅰ,所述油缸的缸体顶部固定有耳板Ⅱ,通过销轴Ⅰ实现油缸与支架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缸的伸缩杆顶部固定有U型槽板,所述拉杆的端部插入到U型槽板中,通过销轴Ⅱ实现油缸与拉杆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7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