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发酵工厂的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6636.6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东;王强;杨小麟;汪守成;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发酵 工厂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发酵工厂的除臭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罐以及串联设置的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第一、第二吸收塔均采用喷淋塔结构,喷淋塔结构包括塔本体,塔内底部设置储液槽,塔本体上设置进气管,进气管的出口设置于储液槽内,储液槽的上方设置若干倾斜交错布置的复合板,塔本体的塔内由复合板构成由下往上的蛇形气体通路,塔本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复合板与塔本体的内壁构成的间隙上方设置喷淋管,第一吸收塔的出气管与第二吸收塔的进气管连通,第二吸收塔的出气管与活性炭吸收罐的进气口连通。本装置能满足大流量气体的除臭处理,除味净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除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发酵工厂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在处理和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异味气体,这些其他通常为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对人体也会产生较大伤害。现有的垃圾处理站在处理这些气体时常采用喷淋塔喷淋吸收的方式对有害气体进行分解或吸附,以求达到无害排放。公开号为CN206746307U的中国专利“垃圾处理站用生物喷淋除臭装置”,该装置包含塔体、营养循环液、臭气布气区、离心风机、生物填料、喷淋头、循环泵、分离层、吸附层、净化空气出口;塔体的底部设置有营养循环液,营养循环液的上方设置有臭气布气区,离心风机通过管道与臭气布气区连接,臭气布气区的上方设置有数层生物填料,每层生物填料的上方均布设置有若干喷淋头,最上层的喷淋头上方设置有分离层,分离层内设置有吸附层;所述的喷淋头通过管路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的一端通过管路与营养循环液连接;所述的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空气出口。该装置与多数喷淋塔结构类似,采用了多层吸附并结合喷淋的方式对气体进行净化,这类装置净化效果较好,但是塔内结构较复杂,多层吸附区对气流阻碍作用较大,不利于大流量气体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发酵工厂的除臭装置,以满足大流量气体的除臭处理需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液体发酵工厂的除臭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罐以及串联设置的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均采用喷淋塔结构,所述喷淋塔结构包括塔本体,所述塔本体的塔内底部设置储液槽,所述塔本体上设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储液槽内,所述储液槽的上方设置若干倾斜交错布置的复合板,所述复合板的一端与所述塔本体的内壁固定,所述复合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塔本体的内壁留有间隙,所述塔本体的塔内由所述复合板构成由下往上的蛇形气体通路,所述塔本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所述复合板与所述塔本体的内壁构成的间隙上方设置喷淋管,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收塔的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出气管与所述活性炭吸收罐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板由上层泄水板和下层活性炭板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泄水板在所述复合板与所述塔本体留有间隙的一端向下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0°~40°,所述复合板与所述塔本体固定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进一步地,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于所述活性炭吸收罐的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结构设有循环泵,所述喷淋管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储液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6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的pH值探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