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圈感应式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6467.6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0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陈向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广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7 | 分类号: | G01F15/07;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江成;占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激励线圈 计量模块 线圈模块 本实用新型 感应线圈 激励电路 感应线圈感应 采集 托盘上表面 采样模块 感应电压 固定不动 计量装置 线圈感应 周向排列 最大距离 导电层 电连接 绕轴线 上平面 同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感应式计量装置。它包括可绕轴线旋转的托盘和位于托盘上方且固定不动的计量模块,所述托盘上表面的一部分设有导电层,所述计量模块包括激励电路和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与托盘同轴的激励线圈以及位于激励线圈内侧等角度周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线圈,所述激励电路与激励线圈电连接,所述计量模块还包括用于采集每个感应线圈感应电压的采样模块。本实用新型直接采集每个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增加了托盘的上平面与线圈模块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感应式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流体计量应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基于流体或气体流动带动机械部件转动来检测液体或气体的流速或流量。其中有一种计量检测装置,其用来统计机械部件转动圈数以将流量转化为数字信号。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ZL200680007522.8,专利名称为感应式角位传感器的发明专利,该发明解决了传统磁性传感器容易被永磁体干扰的问题。但是其次级线圈的输出信号直接输出给比较器,由于次级线圈的输出信号是通过感应金属化圆盘的转动感应而来,信号本身比较微弱,所以直接将信息输出给比较器的方式,会使金属化的圆盘与防磁计量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两者需要有比较近的距离,稍远离一些就会大大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线圈感应式计量装置,其直接采集每个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增加了托盘的上平面与线圈模块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感应式计量装置,包括可绕轴线旋转的托盘和位于托盘上方且固定不动的计量模块,所述托盘上表面的一部分设有导电层,所述计量模块包括激励电路和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与托盘同轴的激励线圈以及位于激励线圈内侧等角度周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线圈,所述激励电路与激励线圈电连接,所述计量模块还包括用于采集每个感应线圈感应电压的采样模块。
在本方案中,工作时,激励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通过激励线圈按一定周期往外辐射电磁信号,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当液体或气体流动时,机械传动部件会带动托盘绕其轴线转动,托盘上表面的导电层随托盘转动,当导电层转到某个感应线圈正下方时,会形成电感涡流,导致更大的电能消耗,该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会变小,采样模块采集每个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并将其输出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每个感应线圈的电压变化计算出托盘的转动圈数,从而将流量转化为数字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模块包括多个采样电路,采样电路与感应线圈一一对应,所述感应线圈与对应采样电路的采样端电连接。每个采样电路只采集对应的一个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可大幅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模块包括多路切换开关和采样电路,所述多路切换开关包括多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入端与感应线圈一一对应,所述感应线圈与对应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与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有感应线圈通过多路切换开关共用一个采样电路,单片机控制多路切换开关切换工作,每个感应线圈与采样电路连通时,采样电路采集该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节省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2、电容C3、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Q1的基极为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容C3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3第二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电容C2第二端、电阻R4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2第一端与激励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4第二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AD端口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感应线圈的尺寸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线圈、激励线圈都与托盘上表面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广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广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6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