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3500.X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0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百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17;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1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空调 叶轮 注塑 模具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制冷箱、氮气罐、第一水泵、叶轮注塑模具、回水箱、第二水泵、水处理箱和第三水泵,所述氮气罐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制冷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制冷箱远离氮气罐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叶轮注塑模具冷却腔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回水箱的一侧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解决了传统水冷却为开放式水循环,容易蒸发损耗,不利于节约水资源,且容易混入杂质,长期循环往复,容易造成管道或模具堵塞受损,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出行的交通工具,人们对于在车内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空调成为了汽车的基础配置。叶轮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叶轮外形对称性较高,通常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成型加工,为了更好的保证成型质量和效率,通常会对模具进行冷却处理,多采用水冷进行冷却,但传统水冷却为开放式水循环,容易蒸发损耗,不利于节约水资源,且容易混入杂质,长期循环往复,容易造成管道或模具堵塞受损,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解决了传统水冷却为开放式水循环,容易蒸发损耗,不利于节约水资源,且容易混入杂质,长期循环往复,容易造成管道或模具堵塞受损,增加维护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制冷箱、氮气罐、第一水泵、叶轮注塑模具、回水箱、第二水泵、水处理箱和第三水泵,所述氮气罐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制冷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制冷箱远离氮气罐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叶轮注塑模具冷却腔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回水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回水箱远离第四管道的一侧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水处理箱的一侧连通,所述水处理箱通过第七管道与第三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八管道与制冷箱的一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叶轮注塑模具可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可采用对称安装设计。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氮气罐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水处理箱的出水口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且冷却水为净化后的软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汽车空调叶轮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制冷箱、氮气罐、第一水泵、叶轮注塑模具、回水箱、第二水泵、水处理箱和第三水泵,达到了利用箱体式设计的制冷箱、回水箱和水处理箱,可以提高水循环的密封性,降低水的蒸发损耗,节约用水,配合水泵和管道实现水循环,方便对多模具进行同时冷却,通过第二控制阀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同时利用回水箱可实现对水进行缓存和初步沉淀,利用水处理箱对回流水进行深度沉淀,配合过滤网实现对水过滤,避免模具锈损随水流动,降低管道堵塞风险,且利用软化水可以降低模具锈损,节约维护成本,保证整体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百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百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3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