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3110.2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洪;刘国锋;水燕;沈怀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人工 繁育 克氏原螯虾 土池连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技术领域。其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波浪式繁殖土埂、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增氧单元、生物浮床和人工繁育池;所述人工繁育池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人工繁育池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和生物浮床。本实用新型在育苗池中应用生物浮床可培植不同种水生植物,可有效控制水生植物栽培数量面积,可控性大大提高,水生植物既可作为亲虾和虾苗的隐蔽物,同时又具有改良生态的功能,对提高亲虾、虾苗的成活率和育苗产量极为有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1929年由日本人将该虾带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沟、池塘和各大水系中,并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加工数量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加工出口和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养殖所需的克氏原螯虾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水域,随着天然资源数量的下降,人工繁殖克氏原螯虾已成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的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和产量日趋扩大,但制约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最突出的是规模化养殖所需的优质稳定的种苗配套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工育苗效率低下,亲本运输和放养成活率低,而自然繁殖育苗产量低,效益差,一般池塘育苗亩产仅有几万尾,育苗产量、效益难以提高。育苗产量低与克氏原螯虾怀卵量少、产卵不同步、虾苗规格不整齐及自相残杀率高直接相关。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自然繁殖方法,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工厂化规模化专门人工育苗生产模式由于育苗效率低、成本高而很少,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所以因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导致目前的克氏原螯虾单养、主养产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育苗产量和效率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稳步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通过对繁殖育苗池搭建温室大棚,在繁殖育苗池内根据克氏原螯虾生活习性构建波浪式繁殖土埂,设置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应用生物浮床培植水生植物以及设置高效增氧设施等技术措施以有效改善育苗池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克氏原螯虾亲本和虾苗的密度和成活率,从而实现克氏原螯虾人工高效育苗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波浪式繁殖土埂、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增氧单元、生物浮床和人工繁育池;
所述人工繁育池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人工繁育池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和生物浮床。
进一步的,所述连体式温室大棚单元跨度宽7.5-10.5m,高2.5-3.0m。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繁育池面积为2-5亩,池深1.5-1.8m,水深0.6-1m。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式繁殖土埂底宽2.5-3m,上宽0.6-0.8m,高0.6-0.8m,坡比0.5-0.7,相邻两土埂之间间距为5-8m。
进一步的,所述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由若干排排管堆叠后,通过热塑熔焊连接成整体;所述排管数量为3-5排,自上至下每排排管的数量依次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排管的长度为25-50cm,管径为5.5-7.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3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实验室边台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刹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