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代建筑遮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031.8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8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忠杰;于博文;王仲威;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F10/10;E04D13/08;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代建筑 遮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代建筑遮阳装置,属于现代建筑遮阳技术领域,包括建筑本体和固定设置于建筑本体上的玻璃,所述建筑本体上且位于玻璃外侧固定设置有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横隔板和若干竖直设置的竖隔板,横隔板和竖隔板交错设置形成若干的遮阳框,每个所述遮阳框内滑动设置有平行于竖隔板的遮阳板,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遮阳板于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在中午太阳光较强时,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板移动,使遮阳板向遮阳框中部位置移动,减小进入室内太阳光的强度;照射在玻璃上的太阳光线一部分被玻璃反射形成反射光,而部分的反射光将被横隔板、竖隔板以及遮阳板阻挡,减少反射光的强度,减小光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建筑遮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代建筑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如写字楼、办公楼等,大量安装有玻璃幕墙,此类建筑从外部看,具有非常整洁、美观的优点,因玻璃幕墙的透光性强,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设置遮阳装置,而玻璃幕墙的遮阳方式一般常用两类:建筑外遮阳和室内遮阳。建筑外遮阳就是在玻璃幕墙的外面安装相应的遮阳设施,以起到遮阳隔热效果,降低空调能耗,节约能耗。
目前,建筑外遮阳一般有活动百叶遮阳和户外卷帘遮阳,活动百叶的透光效果不好,且外形结构复杂,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性;而户外卷帘很容易损坏,不易维护。
然而,传统的玻璃幕墙都不带遮光装置,而为了遮光,必须在玻璃幕墙的内侧即室内相应的位置安装窗帘等遮光装置。众所周知,在室内加装遮阳帘,不仅会造成整个室内结构的凌乱,影响整体视觉效果;且太阳照射在玻璃上的反射光会造成光污染,特别对于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光污染特别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代建筑遮阳系统,具有遮阳和减小光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现代建筑遮阳系统,包括建筑本体和固定设置于建筑本体上的玻璃,所述建筑本体上且位于玻璃外侧固定设置有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横隔板和若干竖直设置的竖隔板,横隔板和竖隔板交错设置形成若干的遮阳框,每个所述遮阳框内滑动设置有平行于竖隔板的遮阳板,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遮阳板于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竖直设置在建筑本体上,太阳光线为倾斜照射在玻璃上,因而横隔板与竖隔板可阻挡部分的太阳光,减小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起到遮阳的目的;而在中午太阳光较强时,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板移动,使遮阳板向遮阳框中部位置移动,减小进入室内太阳光的强度;另外,照射在玻璃上的太阳光线一部分被玻璃反射形成反射光,而部分的反射光将被横隔板、竖隔板以及遮阳板阻挡,减少反射光的强度,减小光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隔板靠近遮阳板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置遮阳板的容置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冬季时,可将遮阳板移动到容置槽内,避免遮阳板阻挡进入室内的光线,且提高建筑本体整体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压缸和驱动轴,所述横隔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一端延伸至开设有容置槽的竖隔板的侧壁处,所述驱动轴竖直穿设于条形孔内,所述气压缸固定设置于横隔板上,且气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压缸,气压缸带动遮阳板向遮阳框的中部位置移动,实现驱动遮阳板移动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不小于遮阳板的厚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的深度不小于遮阳板的厚度,可起到完全容置遮阳板的目的,避免遮阳板阻挡进入室内的光线,且提高建筑本体整体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隔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盖气压缸的遮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