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瓦幕墙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0946.7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解婷;陈进波;吴晓青;孙连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236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幕墙 连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瓦幕墙连接系统,包括支撑架、网格索、陶瓦和紧固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由螺钉和拉环组成,所述拉环为半圆形环,设于螺钉的顶部,并形成半圆孔,所述网格索穿过支座上的半圆孔并构成网格结构,所述紧固件设于陶瓦上,所述陶瓦通过紧固件挂于网格索构成的网格结构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索网技术将陶瓦与建筑立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干挂式的陶瓦幕墙结构,突破了现有的幕墙连接形式,连接牢靠,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表面质感好,且安装工艺简便,且紧固件能够与陶瓦和网格索紧密配合,实现无间隙连接,不但可消除陶瓦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发生颤动,也可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方便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瓦幕墙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瓦大多用于建筑的屋面结构,具有建筑的防水及隔热作用。对于拱形陶瓦来讲,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及表面质感,也被建筑师作为装饰性结构用在建筑的外立面,以丰富建筑的效果。现有技术中,陶瓦屋面结构一般采用湿贴、或者用水泥浆进行整体叠砌的方式与主体进行连接安装,其连接不牢靠,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安装工艺复杂,表面质感差,维护较为不便。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基于全筒瓦的叠瓦幕墙结构单元”,其公告号CN204456559U,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筒瓦的叠瓦幕墙结构单元,其叠瓦幕墙结构单元包括立柱、横梁以及筒瓦,两根横梁水平安装在两根立柱之间,每根立柱上设置有一竖直隔板,立柱与横梁间的同一水平层各个筒瓦的端部互相对顶设置,同一水平层各个筒瓦对顶的端部设置在下一层筒瓦的顶部中间位置,立柱与横梁间的各个水平层筒瓦进行叠放,叠放至立柱的筒瓦中部固装在竖直隔板上,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上设置竖直隔板,然后用结构胶将筒瓦粘贴在竖直隔板上,并用瓦托托住,工艺复杂,稳定性较差,且维护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目前陶瓦屋面结构一般采用湿贴、或者用水泥浆进行整体叠砌的方式与主体进行连接安装,其连接不牢靠,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安装工艺复杂,表面质感差,维护较为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陶瓦幕墙连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瓦幕墙连接系统,包括支撑架、网格索、陶瓦和紧固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由螺钉和拉环组成,所述拉环为半圆形环,设于螺钉的顶部,并形成半圆孔,所述网格索穿过支座上的半圆孔并构成网格结构,所述紧固件设于陶瓦上,所述陶瓦通过紧固件挂于网格索构成的网格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内壁设置多排平行的支座,支座的螺钉与支撑架内壁固定,网格索可以穿过支座上的拉环形成的半圆孔编织成多排平行的网格结构,陶瓦通过紧固件干挂到网格索构成的网格结构内,采用索网技术将陶瓦与建筑立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干挂式的陶瓦幕墙结构,突破了现有的幕墙连接形式,在满足外观效果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幕墙结构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网格索穿过两排支座构成两排相互平行的网格结构。
将网格索设置为两排相互平行的网格结构,有利于陶瓦与网格索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为由L形边框围成的矩形,所述L形边框内侧设有安装支座的螺纹孔。
支撑架整体为矩形,矩形由横竖L形边框组成,L形边框的外侧面为平面,内侧设有安装支座的多排螺纹孔,螺纹孔的数量根据陶瓦的数量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上设有U形槽。
支撑架上设有挂板,其挂板上设有开口朝向地面U形槽,起到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固定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陶瓦上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通过连接孔与陶瓦连接, 并将陶瓦挂设于网格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0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