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0621.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赵伟;范磊;刘一南;刘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动未来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7/06;E04D13/18;E04D13/04;H02S2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改坡光伏 屋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所述支撑立柱、钢梁、矩形管架、横纵龙骨和光伏组件在水平屋面上分别组成两个对称的坡顶结构;所述线缆架位于坡顶顶部并连接两个坡顶结构;线缆架包括防水盖板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支架底部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且顶部与矩形管架固定连接,固定支架顶面两侧设有集线槽;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固定框两侧的固定凹槽内,固定凹槽与导线槽相连通,导线槽位于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底部通过固定螺丝固装排水槽,排水槽和固定框通过螺栓与钢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坡顶结构,空间利用率高;在坡顶结构顶部设置线缆架提高了线缆集成度;在光伏组件的固定框下方设置排水槽加强组织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屋面上铺设光伏组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常用的安装形式。一般的平顶楼房多采用直接加装一排或多排单向光伏组件的方式,但存在以下问题:
1、屋顶面积有限但是用电需求日益增高,常用做法空间利用率较低。
2、传统铺设方式缺乏整体性,线缆集成度低且缺乏组织排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采用双坡顶的方式铺设光伏组件,整体性好且空间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包括支撑立柱、钢梁、矩形管架、横纵龙骨、光伏组件以及线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钢梁、矩形管架、横纵龙骨和光伏组件在水平屋面上分别组成两个对称的坡顶结构;所述线缆架位于坡顶顶部并连接两个坡顶结构;所述线缆架包括防水盖板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支架底部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且顶部与矩形管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顶面两侧设有集线槽,所述防水盖板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支架顶部;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固定框两侧的固定凹槽内,所述固定凹槽与导线槽相连通,导线槽位于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底部通过固定螺丝固装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平行于纵向龙骨并位于钢梁顶部,排水槽和固定框通过螺栓与钢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框中部有三个空腔,两侧空腔内设有导线槽,中部空腔装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和钢梁之间设有减震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光伏屋顶结构沿坡向伸出原平顶范围,便于将雨水直接排出,防止屋顶积水。
优选的,所述光伏屋顶结构一侧设有检修预留区并设置检修楼梯,所述检修楼梯位于中部线缆架下方。线缆架上方和下方均作为检修通道使用。
优选的,所述防水盖板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盖板强度便于上人检修;防水盖板边缘设有挡水条,防止集线槽进水浸泡线缆。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坡顶结构,空间利用率高,发电量大。
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坡顶结构顶部设置线缆架,提高了线缆集成度。
3、本实用新型在光伏组件的固定框下方设置排水槽,加强组织排水。
4、本实用新型在光伏组件的固定框内设置导线槽,线缆更为隐蔽,使光伏屋顶更为整齐,整体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A节点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B节点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动未来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动未来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0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原料分开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电源的电力设施监控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