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起皱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8857.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凉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起皱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起皱针织面料,包括主体和起皱线收线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分布有针织孔面,所述针织孔面的内侧连接有起皱线条机构,且针织孔面与起皱线条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起皱折叠网,所述起皱线收线机构连接于主体远离起皱折叠网的一侧。该自然起皱针织面料,通过将起皱折叠线穿过针织线条和穿线孔之间,使得主体和起皱折叠网折叠在一起,能够将起皱折叠网中的转线孔折叠串联在一起,使得起皱针织面料整体折叠起来,能够将起皱针织面料的针织线穿过针织线条和穿线孔之间,有利于针织面料整体自然起皱,便于对起皱针织面料进行折叠存放,使得存放之后的针织面料保持自然起皱的形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起皱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起皱面料由于其特殊的立体视觉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针织起皱面料的起皱方式主要包括:机械起皱或通过特殊的提花结构来实现起皱。
而无论是通过何种起皱方式起皱,起皱后的针织面料仍存在以下不足:在大批量存放时,难以保持始终起皱;影响起皱针织面料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自然起皱针织面料进行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然起皱针织面料该针织面料在长期存放后仍可保持自然起皱的形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起皱针织面料,包括主体和起皱线收线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分布有针织孔面,所述针织孔面的内侧连接有起皱线条机构,且针织孔面与起皱线条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起皱折叠网,所述起皱线收线机构连接于主体远离起皱折叠网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起皱折叠网包括转线孔、针织线条和穿线孔,所述起皱折叠网的内部中部设置有穿线孔,且穿线孔的外部安装有针织线条,所述针织线条的四周连接有转线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起皱折叠网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体通过起皱折叠网与针织线条构成折叠结构。
优选的,所述起皱线条机构包括单线、双线和实线,所述起皱线条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双线,且起皱线条机构靠近双线的一侧安装有实线,所述实线靠近双线的一侧设置有单线。
优选的,所述起皱线条机构与实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实线为网状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起皱线收线机构包括防护板、卡合板、螺栓柱和收线杆,所述起皱线收线机构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部连接有卡合板,且防护板与卡合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卡合板上设置有螺栓柱,且螺栓柱的内侧安装有收线杆。
优选的,所述螺栓柱与收线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卡合板通过螺栓柱与收线杆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盘与钢珠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活动盘为圆形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起皱折叠网与针织线条构成折叠结构,能够将起皱折叠网中的转线孔折叠串联在一起,使得起皱针织面料整体折叠起来,能够将起皱针织面料的针织线穿过针织线条和穿线孔之间,有利于针织面料整体自然起皱,便于对起皱针织面料进行折叠存放,使得存放之后的针织面料保持自然起皱的形态。
2、本实用新型起皱线条机构与实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实线为网状形结构,能够将网状形结构的实线隔离在主体和针织孔面之间,使用者能够将单线和双线之间进行有效的隔离,从而能够将单线和双线起皱隔离在网状形结构实线之间,增强针织面料的自然起皱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大永(福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8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捷式加固水槽水池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改良鼻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