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滤床填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67693.8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填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滤床填料,主要包含一过滤通道,用以流动待处理废弃流体;该过滤通道具有一流体接触面,该流体接触面为凹凸相间的褶皱结构;该流体接触面上设有一表面凸起。据此,使用该生物滤床填料,能够为喷淋水提供更加缓慢的流动速度,也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并不会被冲刷掉,也为废气的流动提供了更大面积接触该流体接触面上生长的微生物,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相对应地,可以节约处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处理废气领域,特别涉及养殖舍用的处理臭气生物滤床填料。
背景技术
在处理废气过程中,生物滤床是用填料过滤,并且利用填料中生长微生物,而微生物以废气为碳源,分解产生CO2等无臭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排放要求以及除臭的目的。生物滤床拥有清洁度高、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适用性广、维护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生物滤床填料为蜂窝状结构,能够导风引水,通过褶皱结构能够增加通过面积,从而希望能够生长更多微生物。然而,目前的填料的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数量一般。实验数据表明,在0.3m厚的现有生物滤床填料,每平方米每小时能够处理废气(除臭等)最大为2250 m³。
现有技术的生物滤床填料存在微生物表面附着率低,接触面积小,废气和微生物接触不充分,从而导致废气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滤床填料,其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微生物在该填料通道表面的附着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微生物的数量,并且增加废气和微生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废气处理占用空间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滤床填料,包含:
一过滤通道,用以流动待处理废弃流体;
该过滤通道具有一流体接触面,该流体接触面为凹凸相间的褶皱结构;
该流体接触面上设有一表面凸起。
优选地,该表面凸起包含一主承面,该主承面与该流体接触面成一角度。
优选地,该废弃流体有一流动方向,该流体接触面具有一与该流动方向一致的流体接触面方向,该主承面从该流体接触面上伸出具有一伸出方向,该流体接触面方向与该伸出方向成一钝角。
优选地,该钝角为125°~145°。
优选地,该钝角为135°。
优选地,该流体接触面包含面一、面二、面三,该面一、面二、面三首尾相连组成该流体接触面的一凸向该过滤通道的凸面,该流动方向从面一至面二至面三流动,面一与面二交汇线一二,面二与面三交汇线二三,面一还具有一线零一,面三还具有一线三四,面一的流体接触面方向为从线零一至线一二的方向,面二的流体接触面方向为从线一二至线二三的方向,面三的流体接触面方向为从线二三至线三四的方向,面一具有一伸出方向一的主承面一,面二上具有一伸出方向二的主承面面二,面三上具有一伸出方向三的主承面三。
优选地,该表面凸起在该流体接触面上均匀分布,每平方厘米的流体接触面上设置有该表面凸起90~110个。
优选地,该表面凸起的高度为0.8~1.2mm。
优选地,该表面凸起在该流体接触面上均匀分布,每平方厘米的流体接触面上设置有该表面凸起100个,该表面凸起的高度为1mm。
优选地,该过滤通道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7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度高隔热效果好的聚四氟乙烯密封板
- 下一篇:高效率井口防喷器起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