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的变色纱布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67285.2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明;朱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纤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00;D03D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刘万磊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吸水性 储水 柔软 干性 变色 纱布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兼具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的变色纱布面料,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复合连接的第一吸水层、第一导流层、第一储水层、第二储水层、第二导流层及第二吸水层;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均为机织结构;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纱的支数相同;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纬纱的支数依次减小;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密和纬密均依次减小;储水层的纬纱排列方式为:按照SSY高弹丝和无捻棉纱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变色纱布面料从表层到里层的纱线结构呈由疏到密的塔形设计结构,即经纬密度逐层成倍递减,纬纱粗细逐层成倍递增的塔形设计结构,增加纱布面料内部的孔隙率,达到快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的变色纱布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纱布面料其形态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平布裁剪、缝纫而成,另一种如实用新型CN201120279127.3公开的将上述的平布面料通过后整理方式得到短期褶皱效果。
而纱布面料的使用性能往往主要由其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等性能决定,例如纱布抱被和盖毯;上述的平布面料缝纫时如果层数少其能满足柔软性和快干性,但缺失了储水性,层数多时其能满足储水性,但柔软性和快干性能又大打折扣。上述另一种通过后整理方式得到褶皱蓬松效果的纱布面料,其只能在初期保持这种外观状态,而使得其在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而当消费者使用几次之后,其褶皱蓬松效果就会消失,变得和平布面料基本相同,后期也就存在与平布面料一样多项性能不可兼得的弊病。并且上述两种方式得到的纱布面料均不具有当其沾染一定量油脂、汗液及细菌代谢产物后发生颜色转变而达到生态感应变色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纱布面料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使得纱布面料拥有永久的褶皱蓬松性能,进而使得其长久兼具吸水性、储水性、柔软性、快干性及生态感应变色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柔软快干和储水性能的纱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吸水性、储水型、柔软性及快干性的变色纱布面料,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复合连接的第一吸水层、第一导流层、第一储水层、第二储水层、第二导流层及第二吸水层;其中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为面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均为机织结构;
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纱的支数相同;从而是纱布面料的纵向力学性能一致稳定。
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纬纱的支数依次减小;且导流层的纬纱的支数是吸水层的纬纱的支数的1/2,储水层的纬纱的支数是导流层的纬纱的支数的1/2;
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密和纬密均依次减小;且导流层的经密和纬密是吸水层的1/2,储水层的经密和纬密是导流层的经密和纬密的1/2;
储水层的纬纱包括SSY高弹丝和无捻棉纱,SSY高弹丝和无捻棉纱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机织结构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
进一步地,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纱为55-65支的双股棉纱。
进一步地,吸水层和导流层纬纱分别是48-72支、24-36支的双股棉纱,储水层的纬纱为12-18支的无捻棉纱。
进一步地,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经密分别为14-22根/cm、7根-11根/cm 和3.5-5.5根/cm。
进一步地,吸水层、导流层和储水层的纬密分别为14-22根/cm、7根-11根/cm 和3.5-5.5根/cm。
进一步地,SSY高弹丝和无捻棉纱的排列方式为按照1根SSY高弹丝和15根无捻棉纱间隔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纤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纤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7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