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位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5604.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莎玲;彭波;陈慧敏;刘松林;赵慧;钟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7/42 | 分类号: | G01S17/42;G01S17/46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奇松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敏感元 线阵探测器 回波 目标物体 收发组件 信号处理模块 激光 电压信号 方位探测装置 编号确定 方位确定 高速目标 光电探测 激光转换 高动态 高效性 视场 反射 携带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位探测装置,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收发组件;每个收发组件包括线阵探测器,所述线阵探测器包括至少一个敏感元,每个敏感元用于接收对应的第一接收视场角度内的目标物体反射回的回波激光,所述线阵探测器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敏感元将所述回波激光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每个收发组件的所述线阵探测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携带的接收到所述回波激光的敏感元的编号确定所述目标物体的方位。该装置基于接收回波激光的敏感元的方位不同确定目标物体的方位,提高了对高动态、高速目标的方位确定的精确度和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方位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探测装置多以探测距离为主,例如手持激光测距仪等,其相应速度较慢,而其方位探测功能多以MEMS(微电机系统)陀螺仪结合几何截距进行计算,不适用于对高速动态目标的探测。而对于弹载激光探测装置,目前则多以探测目标的有无和目标距离为探测结果,对方位的判断非常粗略,也有部分弹载激光探测装置利用弹体旋转和单点激光来实现目标的距离和方位的探测,但此类探测装置由于对脉冲激光器的输出频率有较大依赖,不适用于高动态目标的探测。
因此现有技术常用的激光探测对于高动态、高速运动目标的方位探测存在精确度低、探测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位探测装置,以改善有技术中对于高动态、高速运动目标的方位探测存在精确度低、探测时间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位探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收发组件;每个收发组件包括线阵探测器,所述线阵探测器包括至少一个敏感元,每个敏感元用于接收对应的第一接收视场角度内的目标物体反射回的回波激光,所述线阵探测器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敏感元将所述回波激光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每个收发组件的所述线阵探测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携带的接收到所述回波激光的敏感元的编号确定所述目标物体的方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方位探测装置上设置至少一个收发组件,每个收发组件中的线阵探测器包括至少一个敏感元,通过不同的敏感元接收对应的第一接收视场角度内的目标物体反射回的回波激光,使多个敏感元接收到高动态、高速运动的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激光,提高回波激光信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基于接收回波激光的敏感元的编号迅速、精确地确定目标物体的方位,提高了对目标物体的方位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方位探测装置还包括:脉冲激光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每个收发组件输出同步脉冲激光信号。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脉冲激光器产生不连续的脉冲激光信号,便于测量高动态、运动速度快的物理过程,从而提高了对目标物体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每个收发组件还包括:发射透镜,用于将所述脉冲激光器产生的脉冲激光转换为线激光并发射所述线激光;接收透镜,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线激光反射产生的回波激光并将所述回波激光入射至所述线阵探测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透镜将脉冲激光信号转换为线激光,每束线激光能够对一定预设角度范围进行照射,可以同时测量预设角度范围的测量线上的所有点的位移和距离,采用多束线激光组合起来就能够进行全方位的目标物体的方位探测,提高了方位探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多个峰值保持电路,每个敏感元分别通过各自连接的峰值保持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多个峰值保持电路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时延,以使所述微处理器在响应时间内采集所述电压信号。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峰值保持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时延,将电压信号从纳秒级别延长至毫秒级别,降低了对微处理器的信号采集响应速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5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快速内窥录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埋入型破片速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