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5337.2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群;郑鑫;王泽;周志鹏;魏万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1/60 | 分类号: | B28B21/6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吊装 对接 预制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本体、对接榫口,管涵本体上设有对接榫口,对接榫口由,管涵本体一端为凸口,管涵本体另一端为凹口,凹口和凸口组成对接榫口,通过对接榫口实现相邻两根管涵本体的对接。本实用新型在管涵本体上设有对接榫口,管涵本体一端为凸口,管涵本体另一端为凹口,凹口和凸口组成对接榫口,通过对接榫口实现相邻两根管涵本体的对接,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涵,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管涵大多没有起吊设备的预埋件,不便于起吊,一般都是直接用绳索或钢筋缠绕勾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泥管造成损害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或者说即使有吊耳,但吊耳处的钢筋网没有经过加密,如果涵管本体过重则在吊装过程中会造成管涵脱落造成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的小管涵大多在对接时都是平口对接,即使少数是有设置对接榫口,但也没有通过榫口和预留轴线一起来调整、定位。这不便于小管涵的对接,也不便于固定,这使得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本体、对接榫口,管涵本体上设有对接榫口,管涵本体一端为凸口,管涵本体另一端为凹口,凹口和凸口组成对接榫口,通过对接榫口实现相邻两根管涵本体的对接。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管涵本体两端外壁各设有一个吊耳,两个吊耳在同一直线上。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吊耳由预埋的环形钢筋构成。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吊耳所在的吊点与管涵本体端头的距离为40cm。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吊耳所在的吊点处加密钢筋网。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管涵本体上,沿两吊耳留有一凸起的轴线,用于安装时准确对位。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管涵本体为空心圆柱体。
上述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所述凹口和凸口都是圆锥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管涵本体上设有对接榫口,管涵本体一端为凸口,管涵本体另一端为凹口,凹口和凸口组成对接榫口,通过对接榫口实现相邻两根管涵本体的对接,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管涵本体两端外壁各设有一个吊耳,两个吊耳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吊耳由预埋的环形钢筋构成,所述吊耳所在的吊点与管涵本体端头的距离为40cm,通过设置吊耳,能够便于吊装。另外在吊耳所在的吊点处加密钢筋网,能够防止局部应力过大。
3、本实用新型在管涵本体上沿两吊耳留有一凸起的轴线,用于安装时准确对位,提高了定位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榫口中的凸接口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5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办公桌
- 下一篇:一种果树仿形低量施药对靶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