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筒及双反面纬编针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5254.3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加新;幸友成;李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14 | 分类号: | D04B15/14 |
代理公司: | 35239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环形扣槽 插片槽 插片 筒口 纬编针织 针筒筒口 贯通筒 扣紧部 扣入 | ||
一种针筒及双反面纬编针织机,针筒筒口设置有筒口插片,针筒形成有贯通筒口的插片槽,针筒的内侧形成有环形扣槽,筒口插片插设在插片槽中并且具有可扣入环形扣槽中的扣紧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反面纬编针织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双反面纬编针织机,主要包括上针筒、下针筒、上鞍座、下鞍座、上三角、下三角、双头针、上导针片、下导针片和喂纱嘴,上针筒和下针筒同轴相对布置并且可同步转动,上针筒和下针筒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针槽,双头针活动配置在上针筒与下针筒之间的针槽中,上导针片活动配置在上针筒的针槽中,下导针片活动配置在下针筒的针槽中,上鞍座与上针筒外侧间隔相对布置,上三角设置在上鞍座上用于驱动上导针片上下移动,下鞍座与下针筒外侧间隔相对布置,下三角设置在下鞍座上用于驱动下导针片上下移动,上导针片和下导针片可带动双头针上下移动完成编织。
针筒筒口的针槽由筒口插片构成,现有的筒口插片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到插片槽中,长时间工作振动后容易松动或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筒口插片可靠稳定安装的针筒筒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针筒,其特征在于:针筒筒口设置有筒口插片,针筒形成有贯通筒口的插片槽,针筒的内侧形成有环形扣槽,筒口插片插设在插片槽中并且具有可扣入环形扣槽中的扣紧部。
所述环形扣槽的横截面为矩形,对应的所述扣紧部与所述环形扣槽相适配的矩形。
一种双反面纬编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针筒筒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筒口插片设置可扣入环形扣槽中的扣紧部,从而使筒口插片的安装更为稳定,不易脱落或松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反面纬编针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反面纬编针织机的结构示意图,拆除气动换线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喂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喂纱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护针三角的安装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下针筒的结构示意图,拆除筒口插片。
图8为下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针筒的结构示意图,体现带纱刀的安装结构。
图10为带纱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双反面纬编针织机,包括上针筒1、下针筒2、上鞍座32、下鞍座42、上三角33、下三角43、双头针7、上导针片3、下导针片4、上鞍座底圈31、下鞍座底圈41、气动换线装置6、带纱刀a、喂纱装置8、上护针三角、下护针三角91、选针器53、中间针52、提花片51。
上针筒1和下针筒2同轴相对布置并且可同步转动,上针筒1和下针筒2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针槽,双头针7活动配置在上针筒1与下针筒2之间的针槽中,上导针片3活动配置在上针筒1的针槽中,下导针片4活动配置在下针筒2的针槽中,提花片51和中间针52活动设置在下针筒3的针槽中,下导针片4、中间针42和提花片51由上到下依次活动连接,选针器53与提花片51相对设置可操作提花片51是否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5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机针板和底座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圆针织机三角座结构